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150038

安徽省园地氮磷流失的监测研究

谢昕云
安徽农业大学
引用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施肥量呈迅猛增长态势,园地非点源污染成为临近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由氮、磷营养物流失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问题越来越突显,已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担忧。农业环保部门及政府也对这一问题表现了关注,而针对安徽园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流失问题目前正在探索阶段,缺乏确切的数据支持。   本研究在园地小区试验条件下,鉴于现行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习惯施肥方式,以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沙地村的大棚蔬菜地、合肥市包河区大圩乡慈云村的葡萄园地以及黄山市歙县桂林镇新管村的茶叶地为监测点,分别在不施肥处理和施肥处理条件下,对安徽省园地氮、磷流失量进行了监测,研究分析了安徽省园地氮、磷流失系数,并比较了不施肥处理与施肥处理对安徽园地不同作物经济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安徽省园地的合理生产及制定园地面源污染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实地监测得出以下结论:   (1)2010年安徽省园地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园地中总氮的径流(淋溶)流失量大于总磷的径流(淋溶)流失量。2010年安徽省园地总氮、总磷流失量趋势较为一致,由小到大排列为:大棚蔬菜地<茶园<葡萄园。总氮流失的变化范围为:333.03kg/hm2~1942.65 kg/hm2;总磷流失的变化范围为:3.05 kg/hm2~502.41 kg/hm2。安徽省园地氮、磷流失量的多少既受到施肥的影响,也与径流产生量的多少密切相关,当径流达到一定的流量时,其就会成为氮、磷流失量多少的最主要因素。   (2)2010年安徽省园地总氮的径流(径流)流失率变化范围比总磷的径流(淋溶)流失率变化范围大,其中总氮的流失率在0.049%~0.918%范围之间,表现为大棚蔬菜地>葡萄园>茶园;总磷的流失率在0.023%~0.236%之间,表现为茶园>葡萄园>大棚蔬菜地。   (3)2010年安徽省园地硝态氮和铵态氮是园地中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而磷素主要以可溶磷的形态流失。以硝态氮和铵态氮形式流失的氮素平均达到总氮流失量的77.43%,其中以硝态氮形式流失的氮量占有绝对优势。以硝态氮形式流失占总氮流失的比例按由大到小的趋势表现为大棚蔬菜地>茶园>葡萄园,不同的是,以铵态氮形式流失占总氮流失的比例按由大到小的趋势表现为葡萄园>茶园>大棚蔬菜地。以可溶磷形态流失的磷素平均为总磷流失量的69.82%,其占总磷流失量的比例按由大到小的趋势表现为茶园>大棚蔬菜地>葡萄园。   (4)2010年安徽省园地施肥与氮、磷的流失形态关系不大。经过施肥处理的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磷的流失率与未不施肥处理情况下的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磷的流失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其中不施肥处理硝态氮流失量占总氮的流失量的范围在37.56%~86.74%之间,施肥处理硝态氮流失量占总氮的流失量的范围在36.60%~86.63%之间;不施肥处理铵态氮流失量占总氮的流失量的范围在1.42%~46.68%之间,施肥处理铵态氮流失量占总氮的流失量的范围在1.04%~41.08%之间;不施肥处理可溶磷流失量占总磷的流失量的范围在58.52%~84.23%之间,施肥处理硝态氮流失量占总氮的流失量的范围在57.76%~85.53%之间。   (5)2010年安徽园地不施肥处理对作物的经济产量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大棚蔬菜地两季作物的经济产量均受到显著影响,可见施肥处理对大棚蔬菜地的增产程度远大于茶园和葡萄园。大棚蔬菜地第一季蔬菜作物(番茄)不施肥处理经济产量为39711 kg/hm2,而施肥处理第一季蔬菜作物(番茄)的经济产量达到61589kg/hm2;第二季蔬菜作物(辣椒)不施肥处理经济产量为33456 kg/hm2,施肥处理第二季蔬菜作物(辣椒)的经济产量达到44444 kg/hm2。茶园和葡萄园不施肥对其作物的经济产量影响幅度相对较小,变化范围分别在921 kg/hm2~960 kg/hm2和25883kg/hm2~29667 kg/hm2。

安徽省;土壤肥力;氮磷流失

安徽农业大学

硕士

园艺学

朱世东

2012

中文

S158.5

42

2012-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