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139072

基于不同维度纳米材料构筑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谢青
北京化工大学
引用
关于氧化还原蛋白质直接电化学的研究在环境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引起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关注。直接电化学的研究对于研究生物系统中各种酶之间电子相互传递以及开发新型的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蛋白质直接电化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纳米材料所具有的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促进蛋白质直接电化学以及提高生物传感器性能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不同维度的纳米材料,固定氧化还原蛋白质构造生物传感器,研究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性质及其催化特性,探索纳米材料形貌结构和传感器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内容如下:   1.以一维纳米材料(MnO2纳米棒)-阳离子纤维素(QY)纳米复合材料为固定化载体固定肌红蛋白(Mb),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纳米棒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Mb在复合薄膜中保持了原有的天然结构,并实现了直接电子转移,电子转移速率Ks为7.81s-1。相对于Mb-MnO2/GC电极和Mb-QY/GC电极,Mb-MnO2-QY/GC电极构建的H2O2传感器表现出更优良的性能,线性范围是0.5-120μmol·L-1,检测限为0.3μmol·L-1,同时制备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和重现性。   2.以二维纳米材料——无机纳米片为组装基元,采用带相反电荷的TiO2纳米片和Mb层层组装,制备了(Mb/TiO2)n多层复合生物敏感膜。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紫外吸收光谱(UV-Vis)检测了层层组装的过程。扫描电镜照片(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考察了薄膜的微观形貌。Mb在薄膜中实现了快速直接电子转移,该薄膜修饰电极对底物H2O2催化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0.616A·mol-1·L·cm-2。在MnO2纳米片和Mb的基础上,加入聚合物Nation,依然可以通过静电吸引力成功实现层层组装,制备(Mb/Nafion/Mb/MnO2)n多层复合薄膜,Mb在该薄膜中仍然实现了快速有效的直接电子转移。   3.采用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纳米片KS6和Nation复合固定血红蛋白(Hb)。FTIR和UV-Vis结果表明Hb在复合材料中保持了原有的天然结构,Hb在KS6-Nafion薄膜中实现了快速的电子转移,Hb-KS6-Nafion修饰玻碳(GC)电极制备的NaNO2传感器表现出较宽的检测范围8~460μmol·L-1和460~2300μmol·L-1,优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4.采用水热-焙烧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纳米片的核壳中空三维结构TiO2微球。利用XRD、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微球形貌进行表征并推测微球生长机理。通过低温氮吸附法(BET)、UV-Vis和电化学测试证明基于纳米片的核壳中空结构TiO2微球有利于固定生物分子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利用其固定HRP构造的H2O2传感器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在拥有较低检测限0.05μmol·L-1的同时,拥有较宽的检测范围0.4~140μmol·L-1。   5.采用恒电流电沉积的方法一步合成了纳米片交叉的Co(OH)2三维多孔薄膜,用于固定Hb修饰电极制备生物传感器。利用SEM表征了Co(OH)2薄膜的形貌,通过UV-Vis光谱证明Hb在薄膜中保持了天然的结构,实现了快速的电子转移,电子转移速率Ks为8.34s-1。基于Co(OH)2三维多孔薄膜固定Hb制备的传感器对底物H2O2催化拥有的灵敏度为743.67μAmM-1cm-2,检测范围从0.4到200μmol·L-1。

纳米材料;氧化还原蛋白质;直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北京化工大学

博士

化学工程与技术

杨文胜

2011

中文

TB383;TP212.3

127

2012-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