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131756

基于法律视角下的我国保理发展路径研究

金志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引用
保理(Factoring)自成为一种贸易结算方式以来,由于能为进出口商提高风险保障,并且具有增加贸易营业额、简化手续、扩大利润等优势,不仅能促进贸易中的双方顺利完成交易和结算,也能为保理银行带来较高的利润,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保理业务得到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出口保理业务更是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中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保理市场不成熟;风险控制不完善;企业与银行对保理业务的认识还不深刻等。此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我国关于保理的法律制度和体系还不完善,缺少明确的法律指引,司法实践中对保理案件的判决标准不统一,导致国内银行在办理保理业务时面临的一系列法律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保理商面临的法律风险较大。目前,我国银行开展的保理业务主要是出口保理,并遵循国家保理商联合会(FCI)制定的有关规则。因此,对FCI机制下保理商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我国发展保理业务的路径选择,对国内银行积极拓展保理业务极具有现实意义。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我国保理业务的现状,分析影响保理业务健康发展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并试图找出一条可以依循的整改路径。即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重视司法判例的实际影响;加强保理的市场监管和风险控制;加深对保理业务的认识与理解等,从而进一步促进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更好地运用现代金融服务工具,迎接国际同业银行竞争和国内外客商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的挑战。

保理业务;法律制度;风险管理;整改路径;市场监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

法律学

董灵

2011

中文

D922.284;D920.4

39

2012-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