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130287

埃马努埃尔·卡雷尔小说的拉康式解读

夏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引用
埃马努埃尔·卡雷尔,法国当代小说家、编剧和电影导演。这位出生于1957年的作家如今已经步入中年,正如许多正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中国作家一样,他扛起了当代法国文学代言人的旗帜。他的代表作有《美洲豹的女朋友》(1983)、《胡子》(1986)、《雪中惊魂》(1995)、《他人的生活》(2009)等,其小说曾获得法国国内各大文学奖项,如著名的费米娜、勒诺陀奖等。此外,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如《滑雪课》、《恶魔》、《胡子惊魂》等,也深受广大影迷的喜爱,并获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殊荣,这位作家的小说作品受法国读者和观众的青睐程度可见一斑。而且,与一般意义上的畅销小说作家相比,卡雷尔的作品也深受挑剔的法国文学评论家的一致好评。他的作品,一贯采用一种平静甚至冷漠的语调,但总有一种深入读者灵魂深处的力量,作品中那些看似古怪甚至荒诞的情节,总能给读者带来莫大的刺激和惊喜。他的小说无一例外都萦绕着一种诡异的氛围,他笔下的主人公被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困惑,一直在试图摆脱自己的心魔。所以他的小说受到被各种心理问题所困扰的现代都市人的青睐,在他的小说中,读者们总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可以帮助他们解答心中的某些疑惑。   雅克·拉康(1901-1981),当代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在精神分析学界,他被认为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伟大的精神分析家。在他的全部理论中,“主体性”问题始终占据着首要的位置,他认为主体性的概念是不可或缺的,并着力探究诸如作为一个主体意味着什么、一个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主体和已经不能成为一个主体(即导致精神病)的原因等问题。他还借助于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探索语言和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和无意识的产生过程。此外,他的另一个贡献是提出了“想象界-象征界-真实界”的三界说。这三大界不是一个时间上的序列,而是一个逻辑上的发展,它们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共同作用协调意识行为。主体只有度过想象界的镜像阶段,从原初自我与镜像的二元性进入象征界这个语言的世界,才能进入自我、他者和对象的三元性关系之中。最终,主体才能够进入真实界,这也标志着主体异化过程的完成。拉康的主体理论不仅在哲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文学艺术、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借助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对埃马努埃尔·卡雷尔三部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进行解读。本文正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通过镜像阶段理论分析小说《胡子》和《雪中惊魂》的两位主人公在真实自我和镜像之间的挣扎,这属于想象界的范畴;第二章通过无意识理论解读《胡子》和《恶魔》主人公内心被压抑的欲望,这属于象征界的范畴;第三章通过异化主体理论解读《雪中惊魂》和《恶魔》主人公的异化自我的最终形成,这属于真实界的范畴。   通过对上述三部小说主人公内心的解读,可以得知卡雷尔的小说,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说,确实有其理论根据,而非单纯的“科幻”或“荒诞”;同时,通过利用拉康的哲学理论,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暗含的意义,并能够发现作家在构思书中某些情节和线索的巧妙用心,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目的。

法国文学;埃马努埃尔·卡雷尔;作品解读;哲学思想;小说创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

法语语言文学

郑文彬

2012

中文

I565.074;I054

60

2012-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