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124493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与脾肾阳虚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匡清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   明确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之脾肾阳虚证型的相关性。   方法:   1.病例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02月期间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通过肾穿刺活检术明确肾脏病理,并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白蛋白、胆固醇等相关检查,并明确其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肾阳虚证型的60例住院患儿,其中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26例,男女比例约为1.3∶1;年龄分布在1.0~16.0岁,平均6.83岁。   2.中医证型:参照汪受传教授主编《中医儿科学》,将患儿主证分为脾肾阳虚、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脾虚湿困、肝肾阴虚这五个证型。在行肾穿刺活检术前后24小时内,在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医师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辩证分型,因临床常见脾肾阳虚证型,故本研究选取脾肾阳虚型患儿纳入研究病例。   3.穿刺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使用18号薄型Menghini穿刺针,采用一秒钟单人抽吸法穿刺,穿刺点通常在右肾或左肾下极。如果是6岁以下不配合的患儿,采用肌注氯氨酮(4~6mg/kg)进行麻醉。术前需检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术后需平卧24小时。   4.病理检查:60例入选患儿均已行肾穿刺活检术,明确其病理类型,其中轻微病变(MCD)19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26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4例、膜性肾小球肾炎(MN)5例、局灶节段硬化(FSGS)6例。   5.将60例脾肾阳虚证型的患儿,进行病理类型的频数统计,分析其分布情况,找出两者的相关性。   6.选择所占比例最多的两组患儿:微小病变组(n=19)和系膜增生性病变组(n=26),检验两组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若两者都服从,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服从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时,则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比较两组尿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的差异。   7.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使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使用非参数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大部分患儿的检测指标: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60例儿童脾肾阳虚证型的PNS患者中,MCD19例(占31.7%),MsPGN26例(占43.3%),MPGN4例(占6.7%),MN5例(占8.3%),FSGS6例(占10.0%)。   3.本研究认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微小病变患儿与系膜增生性病变患儿的尿蛋白有差异。   4.本研究认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微小病变患儿与系膜增生性病变患儿的白蛋白有差异。   5.尚不能认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微小病变患儿与系膜增生性病变患儿的胆固醇有差异。   结论:   1.儿童脾肾阳虚型PNS的病理类型中,最多见的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比例43.3%,其次依次为MCD(31.7%)、FSGS(10.0%)、MN(8.3%)、MPGN(6.7%)。   2.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微小病变患儿与系膜增生性病变患儿的尿蛋白、白蛋白有差异。   3.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微小病变患儿与系膜增生性病变患儿的胆固醇无差异。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型;病理类型;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

南京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西医结合

刘光陵

2012

中文

R272

42

2012-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