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115647

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王律言
上海师范大学
引用
感恩,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影响源远流长。无论在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都能感受到它的思想之光。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恩思想。感恩精神能积极引导个体关注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拉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距离;能细致地引导个体发现生活中的爱和感动,帮助个体确立积极的生活意识和生活态度。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感恩是个体品格生长的基点,更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秩序良性运作的基础。   近年来,青少年的感恩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与重视,关于感恩教育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通过问卷,对小学阶段学生感恩现状的调查发现:学生对自己所受的恩惠有一定认知,有相应的情感体验,也怀有回报的愿望。但是在具体生活中,面对实际生活事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离感恩行为还存在一定距离。较多的感恩举动出现在学校设定的活动中,个人的感恩行为还未达到自觉程度,学生内心的责任感有待于培养。   本人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系统学习与总结,提出小学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本文结构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确立了小学感恩教育目标体系。总体目标是:通过小学感恩教育促使学生充分识恩、知恩;引导学生学会感动;提高学生报恩、施恩的意识,并有效指导学生的感恩行为。根据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并按照小学学段划分,确立了低中高年段的具体分层目标。   第二部分整理了小学感恩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学校主题活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三大方面。主题活动中的感恩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感恩主题中队的创建、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中的感恩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内容研究从两大方面入手: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扎实感恩教育;二、巧妙融入课外各类感恩教育素材,深化感恩教育。校园文化中的感恩教育包括学校宣传栏、红领巾广播、晨练与两分钟预备铃中的感恩教育。   第三部分对小学感恩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主要策略有:一、感恩教育活动要适应小学生身心特点的策略;二、感恩教育要注重学生认知、情感与行为同步发展的策略:通过故事感化促进学生感恩认知水平提高,运用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感恩情怀提升,积极引导实践锻炼促进学生感恩行为发展。三、感恩教育要注重无痕渗透的策略:要无痕渗透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无痕渗透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无痕渗透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四、感恩教育要注重家校联合的策略。五、感恩教育要注重榜样引领的策略。最后是关于感恩教育评价策略的初探。   第四部分是对本研究提出的总的思考,内容包括:小学感恩教育要关注细节,注重指导;要重视感恩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发展。为今后继续推进感恩教育的实施与研究做好铺垫。

小学感恩教育;目标体系;教育内容;教育策略;评价策略

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

教育学

吴维屏

2012

中文

G621;G622.0

90

2012-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