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109559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外感温热类温病养阴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研究

戴翥
云南中医学院
引用
目的:整理《临证指南医案》医案及方药,梳理筛选外感温热类温病医案养阴方药;探析叶天士治疗外感温热类温病的养阴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探求其运用养阴法的内在规律,以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诊治和遣方用药,提高外感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方法:运用检索、整理、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理清历代医家养阴学术思想发展脉络,综述叶天士学术思想及《临证指南医案》研究概况;建立《临证指南医案》记录的医案及方药数据表,通过梳理叶天士学术思想及筛选《临证指南医案》外感温热类温病医案的养阴方药,采用以证类方、以证类药、以法类药的方法,建立方药数据表,加以整理、统计和分析,归纳总结叶天士外感病养阴学术思想及《临证指南医案》养阴方剂用药规律。   结果:1、《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医案2576案,共3137诊。外感病初、复诊医案有526诊,占病案总数百分比为16.77%;外感病案中伤寒病案30诊,占外感病案的5.70%;温病病案共497诊,占外感病案的94.49%;其中温热类温病病案311诊,湿热类温病病案185诊,《临证指南医案》记载的外感病案以温病病案为主。2、《临证指南医案》温热类温病医案311诊中,共用药物171味,药物使用次数计2123次。3、《临证指南医案》外感温热病案按卫气营血辨证,温热病有卫气营血传变趋向,其中以卫分、气分证多见,气分证111案,占35.69%;卫分证91案,占29.26%;营分证75案,占24.12%;血分证27案,占有8.68%。处方用药中均有清热、护阴、生津之品,表明温热类温病始终均有程度不等的“津伤”存在,故治疗时应时时顾护阴液;4、《临证指南医案》外感温热类温病311诊中共用具有养阴作用的药物有33味,共598次;5、在性味归经上,《临证指南医案》养阴方药多应用甘寒、酸甘及咸寒的药物,体现了甘寒养阴、酸甘化阴、咸寒滋阴的组方法则,其中卫分证治以甘寒生津法为主,气分证治以酸甘化阴法为主,营血分则以咸寒滋阴法为主。6、在组方配伍上,养阴方药以补阴药、补血药及清热养阴药为基本构成。常用养阴药物是鲜生地、麦冬、沙参、卷心竹叶、玄参、知母、阿胶、生白芍、玉竹等33味药等。   结论:1、养阴法是《临证指南医案》的治疗大法之一,养阴思想贯穿于外感温病治疗的始终。2、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外感温热类温病养阴方药计量统计和分析,总结了外感温热类温病养阴治法及用药规律。叶天士对温热病的治疗和用药充分体现了以养阴为第一要义的学术思想。无论按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的治疗中,都程度不同的体现养阴护阴思想。3、在性味归经上,《临证指南医案》养阴方剂多选用甘寒、酸甘及咸寒之药,体现了甘寒养阴、酸甘化阴、咸寒滋阴的组方法则。4、在组方配伍上,养阴方药以补阴药、补血药及清热养阴药为基本构成;常用药物是鲜生地、麦冬、沙参、卷心竹叶、玄参、知母、阿胶、生白芍、玉竹等33味药。养阴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为鲜生地80次,依次为麦冬71次、北沙参58次、卷心竹叶50次、玄参42次、知母34次等。5、《临证指南医案》养阴方药体现了按卫气营血分证辨证用药的特点。6、《临证指南医案》养阴方药用药特点:使用鲜汁类药物;强调分清表里;按卫气营血用药;同时,在治疗中注重保护胃气,救胃阴。

《临证指南医案》;外感温热病;养阴方药;用药规律

云南中医学院

硕士

中医临床基础

陈文慧

2012

中文

R249.2;R254

123

2012-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