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106301

硼替佐米对K562细胞株的PTPROt基因的影响

范丽霞
河北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骨髓增生性恶性疾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水平,骨髓内髓系细胞异常增生,取代正常的骨髓组织。为最常见的骨髓增殖性疾病。95%以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均有9号染色体原癌基因ABL和22号染色BCR的断裂点簇集区重组,即t(9;22)(q34:11),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导致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加,从而导致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目前酪氨酸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格列卫)的治疗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在其慢性期患者取得令人鼓舞的疗效,使大多数处于慢性期的病人获得了细胞遗传学缓解[1]。但是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存在目前尚无法解决的两方面问题。首先,因为伊马替尼为白血病基因产物的抑制剂,不能根除致病基因,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停药导致疾病复发。其次是在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病人的耐药问题,残留的致病基因及BCR/ABL融合基因出现点突变是引起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的原因之一,[2]当然除此之外BCR/ABL基因的扩增,BCR/ABL染色体以外合并其他染色体突变等等都是造成伊马替尼疗效不佳或是耐药的原因。应运而生的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现在已开始应用,现被应用于临床的有达沙替尼及尼罗替尼等,部分病人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但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仍存在着仅仅对致病基因有抑制作用,而无法根除致病基因的问题。且目前任何所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T315I BCR/ABL融合基因突变无效果,[3]故现在正在实验室或是早期临床试验正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进行多方面研究,硼替佐米是第一个被应用于临床的蛋白酶体,现被美国FDA批准在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及套细胞淋巴瘤上,且很多研究表明硼替佐米不仅仅对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有疗效,在众多体外实验中表明对很多恶性肿瘤,包括实体瘤及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目前关于其起作用的机制还未完全清楚,PTPROt基因是潜在的肿瘤候选基因,本课题前期研究已经证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PTPROt mRNA表达水平下降,加速急变期较慢性期表达水平低,且经5-杂氮胞苷作用后的CML病人PTPROt mRNA重新表达。CML的发病与PTPROt基因低表达有关,为了解硼替佐米的作用机制是否与上调PTPROt基因的表达有关,本实验选用硼替佐米和阿糖胞苷单药联合共同用药,同时改变两药应用序次,观察其对K562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和凋亡,并观察用药前后PTPROt基因表达情况。为硼替佐米单药或是联合用药应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本研究对象为CML,细胞株的K562细胞株。将K562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1.阿糖胞苷处理6小时后序贯给予硼替佐米非干预组2。硼替佐米处理6小时后序贯给予阿糖胞苷组3.同时给予硼替佐米和阿糖胞苷4.阿糖胞苷处理组5.硼替佐米处理组6.对照组。用药48小时,应用MTT法检查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PTPRO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  1 MTT结果显示:单药和联合用药均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率。联合用药好于单独作用,其中先用阿糖胞苷处理后再给予硼替佐米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同时处理组,再其次为先给予硼替佐米后再给予硼替佐米组。  2流式细胞仪结果:单药和联合用药可以使凋亡率增加,联合用药作用强于单药应用。其中先阿糖胞苷处理后再给予硼替佐米组作用最强。其次为先用阿糖胞苷后再给予硼替佐米组,再其次为先给予硼替佐米后给予阿糖胞苷组。  3 PCR结果显示:单药硼替佐米和联合阿糖胞苷均可以使PTPROt基因表达量上调,阿糖胞苷单药应用不能使PTPROt基因表达量上调。  结论:硼替佐米和阿糖胞苷均可以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用药优于单药应用,其中以先阿糖胞苷处理后应用硼替佐米组作用最强。

硼替佐米;PTPROt基因;阿糖胞苷;K562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河北医科大学

硕士

内科学

罗建民

2012

中文

R733.72

36

2012-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