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097099

圈养尖吻蝮的繁殖特性及幼蛇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胡明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引用
由于盗猎获利远大于饲养成本下的商业获利,使得野生尖吻蝮资源日趋濒危,加强尖吻蝮野外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开展尖吻蝮人工养殖与合理开发利用,已显得相当重要。2010年4月~2012年3月,基于生态学和野生动物管理学的原理,在传统蛇类人工养殖的基础上,对圈养尖吻蝮的繁殖特性及幼蛇的人工饲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圈养尖吻蝮繁殖前期对人工投喂食物的捕食以活体小动物为主:捕食率分别为小白鼠(Mus musculus)97.6%、活鸭苗65.6%、活鸡苗42.9%;投喂死饵仅捕食小白鼠成体死体(31.25%),不捕食鸡鸭苗死体。   2、尖吻蝮成年雌体产单窝柔性卵,平均窝卵数为23.0±7.8(13~37)枚(n=23);将产后雌体体重和窝卵重相加记为产前雌体体重,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设置α=0.05和α=0.01,发现产前雌体体重分别与窝卵数、窝卵重、卵重均呈显著相关性;雌体SVL分别与窝卵数、窝卵重、卵重无显著相关性。产前体重在1000~1200 g之间的雌蛇所产窝卵数和单枚卵重的数值均较大且最集中。   3、尖吻蝮卵在孵化期间,半地下室自然环境温度在28~28.5℃,相对湿度90%左右时孵化率达95%以上,孵化天数26 d,同1窝卵从破壳到出齐需1d甚至2 d时间,性比为雄性数量居多,♀/♂为1:3.43;卵孵出仔蛇后,剩余卵壳及卵内容物重约4~8 g;尖吻蝮出壳仔蛇最小的只有8 g,最重的有18 g,均重14.88±2.31 g,体全长25.2±1.45 cm。   4、蛙类中只要跟泽陆蛙(Fejervarya limnocharis)大小相当(体重1~3 g),如人工养殖的虎纹蛙(Rana rugulosa)、黑斑侧褶蛙(Pelphylax nigromaculata)、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leucomystax)等幼体均完全可以替代小泽陆蛙作为幼蛇的开口食物。其中饰纹姬蛙和人工养殖的虎纹蛙的持续跳动可明显增加幼蛇开口捕食率,加上把幼蛇饲养箱空间小,持续性跳动的小蛙类可引发饲养空间的躁动,从而提高了幼蛇捕食兴趣,促使幼蛇较快开口。   5、经过比较尖吻蝮幼蛇3种不同的开口饲养方法,观察尖吻蝮幼蛇开口捕食发现,幼蛇开口饲养箱体大小应设计成大小:长1.6 m×宽0.6 m×高60 cm。饲养箱体底部应使用鹅卵石为佳,大小要适宜平铺后不留缝隙,鹅卵石上层无需做蛇窝,让小蛙类不能躲藏,易于幼蛇捕食。饲养环境温度26~28℃,湿度80~85%,此饲养环境有利于幼蛇的开口捕食。   6、2010年9月15日~2011年8月30日,作者开展了尖吻蝮幼蛇就地与异地热带地域人工对比饲养研究。通过配对样本的t检验(P<0.05)分析表明幼蛇就地与异地人工饲养的生长速度差异性显著。就地饲养的70条幼蛇,经饲养1年死亡8条,成活率88%;异地饲养的70条幼蛇,经饲养1年死亡15条,成活率78%。   此外,本研究发现:尖吻蝮种蛇在原产区半地下室圈养繁殖、孵出的幼蛇运输至异地热带地域饲养,能提高尖吻蝮幼蛇的生长速度。最后,针对当前尖吻蝮人工养殖的现状并结合养殖经验,提出了尖吻蝮在自然捕食下的人工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为在不同地区推广尖吻蝮人工养殖技术提供了借鉴。

圈养尖吻蝮;繁殖特征;幼蛇饲养;人工养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硕士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杨道德

2012

中文

S865.32;S864.5

65

2012-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