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087700

刺参酸性粘多糖对DEN诱导肝癌大鼠肿瘤形成的抑制作用

梁囡囡
青岛大学
引用
目的:观察刺参酸性粘多糖(SJAMP)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对肿瘤形成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免疫组化、PCR、western等方法来研究其作用的机制,为SJAMP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建立大鼠肝癌模型,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肝癌模型组(B组),SJAMP低剂量组(C组,5ηmg/kg体重)、SJAMP中剂量组(D组,35mg/kg体重)、SJAMP高剂量组(E组,70mg/kg体重)。SJAMP干预组在建立肝癌模型的同时,灌胃SJAMP,16周后停药,麻醉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肿瘤发生情况,并应用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的瘤组织及细胞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细胞内PCNA、P53、P21、MDM2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cyclinD1、CDK4及Western-blot印迹法检测pRb、E2F-1的表达。   结果:实验16周后处死大鼠,病理检查结果发现除了SJAMP高剂量大鼠有1例未发生肝癌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发生肝癌,且肝癌模型组大鼠的肝脏瘤结节数最多,SJAMP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瘤结节数最少,SJAMP各干预组瘤体积均明显小于肝癌模型组(F=16.53,q=5.23~9.60,P<0.05),SJAMP高剂量组的瘤体积明显小于SJAMP低剂量组(q=4.56,P<0.05)。电镜下发现,SJAMP干预组的大鼠肝细胞中出现数量不等的凋亡小体。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肝癌模型组相比,各组大鼠PCNA表达降低,差别有显著性(F=60.23,q=6.27~20.57,P<0.05);P53表达降低,差别有显著性(F=63.29,q=4.83~20.47,P<0.05);MDM2表达降低,差别有显著性(F=43.22,q=7.25~10.56,P<0.05);P21表达增加,差别有显著性(F=47.22,q=5.30~15.60,P<0.05)。RT-PCR结果显示,与肝癌模型组相比,各组大鼠cyclinD1表达降低(F=49.91,q=5.94~18.52,P<0.05);CDK4表达降低,差别有显著性(F=50.21,q=5.72~18.08,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肝癌模型组相比,各组大鼠pRb蛋白表达增加,差别有显著性(F=63.25,q=3.56~16:36,P<0.05);E2F-1蛋白表达降低,差别有显著性(F=268.10,q=14.55~35.45,P<0.05)。   结论:刺参酸性粘多糖对DEN诱导肝癌大鼠肿瘤形成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MDM2蛋白,促进P21、pRb的表达及通过抑制细胞周期因子Cyclinn1、CDK4、E2F-1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异常增殖细胞发生凋亡。

刺参酸性粘多糖;肝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二乙基亚硝胺

青岛大学

硕士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宋扬

2012

中文

R735.7;R730.52

40

2012-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