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连续覆膜旱作及施用控释包膜尿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杨静
浙江大学
引用
为评价连续覆膜旱作及控释包膜尿素对稻田土壤肥力及水稻营养特性的影响,分别从2001年、2008年起在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墩头镇(金衢盆地)和2010年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平原地区)进行水稻覆膜旱作及控释包膜尿素试验。结果如下:   1.与水作相比,在等氮量连续10年覆膜旱作情况下,水稻成熟期地上部总氮量提高了3.0%,总磷量吸收量降低了5.8%,而总量钾吸收量差别不大;覆膜旱作使水稻有效穗数增加了15.0%,而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降低了5.7%和3.2%,产量差异不显著。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使水稻成熟期地上部氮、磷、钾总吸收量分别增加了11.9%、8.4%和5.6%,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及结实率分别增加了29.9%、7.2%和4.2%,产量显著增加了6.1%。秸秆还田有利于覆膜旱作稻地上部养分含量和产量全面提高。连续10年覆膜旱作稻产量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的年际变化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年份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的。从2001年开始,水稻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2003年产量最高,2004年开始下滑,到2007年又略有回升,2010年又有所下降,其中以裸地旱作处理下降最为严重。连续覆膜旱作对土壤养分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2010年收获期覆膜旱作秸秆还田和不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2001年同期降低了23.7%和27.6%;传统水作降低了12.1%和16.1%;裸地旱作降低了8.3%和9.7%。覆膜旱作处理的2010年收获期土壤有机质比传统水作和裸地旱作分别降低了5.6%和2.2%。覆膜旱作比传统水作稻田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加了23.1%和18.3%,碱解氮含量降低了10.4%;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使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了6.6%和6.4%,碱解氮差异不明显。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秸秆还田后比不还田显著增加了6.4%、7.7%、8.5%和87.1%。因此,秸秆还田有利于覆膜旱作稻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全面提高,具有明显的培肥作用。   3.控释包膜尿素是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需肥规律相协调的一类新型肥料,与普通尿素相比可以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兰溪墩头点,在连续覆膜旱作和传统水作3年后,树脂包膜尿素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平均比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了4.9%、6.0%和2.4%,产量显著提高7.5%,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了3.3%和13.9%个百分点。包膜尿素对连续覆膜旱作造成的稻田土壤肥力退化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短期试验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还有待进行长期试验。余杭径山点,在等氮量覆膜旱作和传统水作条件下,一次性基施硫磺加树脂双包膜尿素较分次施用普通尿素处理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平均显著增加了24.8%和17.9%,产量显著提高7.7%。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1%和22.8%。

水稻;生长发育;连续覆膜旱作;控释包膜尿素;籽粒产量;土壤肥力

浙江大学

硕士

农业资源利用

吴良欢;陈一定

2012

中文

S511.06

58

2012-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