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049726

新中国初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社会心理的视角

程琳
扬州大学
引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引发的挑战,要求执政的共产党迅速回应。为巩固新生政权,加速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在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深入剖析新中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社会心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为研究新中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打开新的视角,从理论上深刻阐明新中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社会心理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根据新中国初期的社会心理背景,了解当时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需求,从而构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本文把新中国初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社会转型中进行全方位的历史考察,系统地梳理了新中国初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构建的社会心理状况,共分为四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是对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意义与现状,阐明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新中国初期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心理背景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体即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分析;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依据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和当时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来构建新中国初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并取得了巨大成效,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第四部分提出当代意蕴,即根据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目前学术界未曾对新中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社会心理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二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试图突破单纯历史的研究方法,力图做到将党史与心理学结合,以使党史问题能够在新的维度得到理论的阐释。

新中国初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扬州大学

硕士

中共党史

刘诚

2011

中文

G641

65

2012-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