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042658

开放经济中我国专利保护期限的优化研究

马晓薇
北京化工大学
引用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越来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近几年来,我国的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但是专利质量与国外专利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以专利维持时间为例,我国专利维持时间的平均水平与20年的专利法定保护期限相差甚远,也明显不如国外专利维持时间的平均水平。在这样存在明显维持时间差异的情况下,对于目前的专利法定保护期限而言,国外的发明创造享受到的保护要远多于国内的自主创新。因此,从国民福利的角度出发,进行专利保护期限的优化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都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首先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2004-2007年公布的失效专利数据,对其所包含的4万多个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分别对专利寿命以及与专利寿命相关的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专利寿命比国外专利平均少2-3年,并将技术领域按照国内外专利寿命差异大小划分成两个代表性领域。其次,基于国外在华申请专利时产生的社会收益,建立了与关税相关的专利保护期限优化模型,计算出我国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水平的领域的最优保护期限。最后,结合已进行的专利数据实证工作和优化模型的理论分析,建议我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法定专利保护期限的设定上,应针对不同技术领域区别对待,对于目前我国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的技术领域,应优化法定保护期限。

专利寿命;技术领域;专利保护期限;优化模型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

蔡中华

2011

中文

D923.42

92

2012-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