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2029163

不同表面处理对粘结剂与氧化锆陶瓷粘结强度的影响

张磊
大连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通过剪切粘结强度测试评价不同表面处理后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结剂之间的粘结强度,探讨适合口腔氧化锆陶瓷粘结的表面处理方法。   材料和方法:用慢速切割机将氧化锆陶瓷胚体切割成15 mm×10mm×3 mm的试件50个,烧结瓷化后分为5组,每组10片,分别采用如下5种方式:A不处理,B硅烷偶联剂,C喷砂,D喷眇+硅烷偶联剂,E喷砂+硅溶胶+硅烷偶联剂。处理氧化锆陶瓷片表面并与树脂粘结剂粘结,在水浴30 h后于电液伺服疲劳机上测试样本剪切粘结强度,所得实验数据用SPSS12.0软件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观察测试后样本的破坏模式。   结果:5个实验组的剪切粘结强度值(Mpa)由高到低分别为:D组(19.87±5.51),E组(17.39±3.90),C组(15.51±4.95),B组(10.17±1.94),A组(5.96±1.82)。除C组与E组、D组与E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余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喷砂和硅烷化均能够提高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结剂的粘结强度;喷砂联合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氧化锆陶瓷的粘结强度最高,是适合牙科氧化锆陶瓷粘结的表面处理方法。

牙科材料;氧化锆陶瓷;树脂粘结剂;表面处理方法;剪切强度

大连医科大学

硕士

口腔基础医学

胡书海

2010

中文

R783.1

32

2012-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