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968934

山西票号衰败的制度性因素分析

唐振国
复旦大学
引用
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百余年间,票号是中国各大商埠非常活跃的金融势力,一度引领中国金融业发展之潮流,汇通天下,名震中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时局的变动,山西票号在其前进道路上遇到越来越多的障碍,同时,代表金融业更先进制度的现代银行企业逐渐崛起,并不断蚕食着票号的经营业务。最后,山西票号在内忧外患的共同夹击下退出了历史舞台。笔者认为,导致山西票号最终衰败的主要是其内部原因:票号自身的组织制度的缺陷、经营管理的弊端以及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等。   本文主要从票号的内生制度性因素入手,依据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曾经在票号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几个典型制度体系进行了研究,例如:“东掌制”、“顶身股制度”、经营管理制度以及营销策略等。在具体分析过程上,首先以史料为基础,概述山西票号的演变史,透过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各个制度体系的演变过程及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其次,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为框架,着重分析山西票号的各个制度体系。比如:在关于东掌关系的研究中,引入了现代的委托-代理制度,在顶身股制度的分析中引入了现代产权激励理论等等:最后,通过分析山西票号晚期制度创新失败的原因,得出票号晚期制度的异化,以及对票号整体发展的致命打击。   本文大致认为,传统的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后期,票号与其它经济组织一样,紧紧依附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上,在这个大的经济实体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变动之前和变动之后,票号的变动和成长有自身的特殊规律。笔者希望通过此篇小文对有关票号制度性的议题作系统的研究,以期达到以管窥豹的效果。

山西票号;衰败原因;制度性因素

复旦大学

硕士

经济史

施正康

2008

中文

F831.9

43

2011-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