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东河塘石炭系CⅢ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及调整对策研究

黄召庭
成都理工大学
引用
东河塘石炭系CⅢ油藏位于新疆库车县境内,是一个受北界逆断层控制的背斜构造块状底水油藏。目的层东河砂岩厚度大、纵向非均质性强,基本特点是顶部和底部物性差、中部物性相对较好。储层内部夹层发育,对油水运动有重要影响。自1990年投入开发以来,先后经历多个调整阶段,目前采出程度33.52%,综合含水率54%。油藏前期调整效果如何、现有井网的注采对应关系能否满足高效开发剩余油的要求、目前井网井距能否建立有效的注采压力系统是目前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本次研究从油藏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前人地质认识,按照“以地质研究为基础、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以动态分析、数值模拟为手段,以部署优选调整方案为目标”的技术思路,运用取芯、测井、地震等资料,开展油藏地质特征与地质建模研究;运用动态资料开展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油藏工程研究;最后运用数值模拟设计及优选调整方案,指导开发调整。论文主要取得如下几点成果与认识:   (1)提出了针对该油减的综合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式、含水上升率关系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油减进行了系统的开发效果评价,认为前期开发调整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水驱状况良好、含水上升缓慢,含水上升率评价系数为-4.32、累积含水采出比为0.97,地层压力提高并得以保持,但油藏目前存水率低,为0.47、注采比为0.89、开发效果有变差趋势。   (2)计算油藏可采储量为1033.18×104t,预测水驱最终采收率为44.1%。   (3)通过数值模拟历史拟合认为:夹层的发育及分布、底部稠油垫的存在及差异成岩作用是抑制底水锥进的主要原因,油井产水是注入水沿对应层位推进的结果,表现出层状油藏的开发特征。顶部两岩性段剩余油基本上全区分布、剩余地质储量为614.91×104t,占总剩余地质储量的39.4%,是油田调整挖潜的重点层位;底部层段剩余油只在局部富集。   (4)计算油藏合理井网密度为18.2公顷/口、合理井距为235m、合理注采井数比为Cm=1:1.084、而油藏目前井网密度为25.625公顷/口、注采井数比为1:0.47。油藏具有加密井网与注采井网调整空间。模拟目前执行方案认为目前井网条件不能满足高效开发剩余油的要求。   基于开发效果评价、动态分析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对油藏进行了注采方案调整完善及优化,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按调整方案可以达到提高采油速度、控制油藏含水上升、保持地层压力及提高注水利用率的目标,采出程度比目前执行的方案提高了2.71%,达到43.13%,增加产油量63.58×104t。

东河塘油田;石炭系油藏;地质建模;数值模拟;剩余油开发

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

油气田开发工程

鲁洪江

2011

中文

TE323

76

2011-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