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1909385

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以莆田湄洲岛为例

林河山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引用
海岛被描述为走向海洋的“桥头堡”和通向内陆的“岛桥”,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备受旅游者青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已对海岛生态旅游资源构成严重威胁,许多资源正面临逐步走向退化和衰竭的局面。而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意味着生态旅游活动的终结,因此研究海岛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价值及其所面临的生态与环境胁迫,分析产生这一胁迫的驱动因素,进而提出协调解决的对策,使其服务功能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和被持续的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在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探讨基础上,研究湄洲岛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在分析海岛生态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从海岛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海岛生态旅游资源被过度的消耗以及海岛生态与环境遭到破坏的压力出发,研究造成海岛生态旅游资源所面临的生态与环境胁迫的驱动因素,对协调解决当前海岛存在的各种胁迫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以构建和谐海岛生态海岛为目标,以生态文明观为开发指导思想,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当地居民参与,加强生态教育与宣传,依法有序,在保护中开发,保持旅游资源原生性等为开发原则,结合目前海岛生态旅游资源面临的压力与响应状态研究,得出实现其可持续的利用必须高度重视规划管理,把规划作为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刚性约束;必须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加快海岛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充分运用法律的调节功能,保护资源和环境。并在此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协调解决海岛生态旅游资源所面临的生态与环境胁迫的具体对策,为海岛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宝贵的技术支撑。   (3)本文以莆田市湄洲岛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湄洲岛自然旅游资源,包括海水、沙滩、湿地、植被、海蚀地貌等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存在的生态与环境胁迫及开发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协调解决的各种对策措施,使得海岛生态服务功能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提出湄洲岛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应以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妈祖文化的内涵,使各种生态旅游资源能够在湄洲岛生态旅游开发中得到持续的被利用,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各项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发策略;环境胁迫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硕士

环境科学

余兴光

2008

中文

F592.7;X321

133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