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901885

国产罗库溴铵不同给药方式对食管癌开胸患者肌松效应的影响

史建稳
河北医科大学
引用
背景:肌松药在麻醉诱导插管和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琥珀胆碱等去极化肌松药,多数可引起眼压升高、心动过缓等副作用。起效慢、释放组胺是非去极化肌松药普遍存在的缺点,这些药物对循环影响也很大。罗库溴铵起效较快,是最新的氨基甾类肌松药,这一药物不释放组铵,停药后也很快恢复,蓄积现象很少出现。罗库溴铵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可引起心率轻度增加。靶浓度控制输注法(TCI)是一种新型的静脉给药方式,它是把药代动力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给药方式[1]。用TCI输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要比恒速和间断输注方式效果好,控制麻醉深度可控性较好。最近也有研究者靶控输注罗库溴铵,但是这种给药方式在胸外科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探讨食管癌开胸患者靶控输注罗库溴铵是否可行,是否优于传统的间断给药方式。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食管癌开胸患者间断输入罗库溴铵与靶控输注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为食管癌开胸患者合理应用肌松药提供参考。本实验通过观察国产罗库溴铵不同靶浓度控制输注法与间断给药的药效学特点,探讨国产罗库溴铵TCI给药方法用于食管癌开胸患者的可行性和优劣性。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男34例,女26例,年龄38~64岁,体重指数(BMI)<30,择期行全麻开胸的食管癌病人60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肺、肝、肾和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营养状况好,无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且体温正常,2周内未接受过影响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药物。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罗库溴铵间断给药组(RI组,n=15),给予0.6mg/kg(2ED95)诱导插管,RI组T1恢复至3%时追加罗库溴铵0.3 mg/kg;靶控输注组(RT组,n=45),以3.0μg/ml的效应室靶浓度诱导插管,RT组按罗库溴铵不同的效应室靶控浓(Ce)分为RT0.8,RT1.0,RT1.2三组(n=15),RT0.8,RT1.0,RT1.2三组Ce分别为0.8、1.0、1.2μg/ml。所有患者常规监测无创动脉血压(B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患者入室后连接TOF-WATCHSX加速度仪,对侧上肢开放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0ml/kg.h静脉给予阿托品0.5mg。以全凭静脉麻醉(TIVA)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麻醉诱导:静脉给予芬太尼4μ g/kg,丙泊酚以血浆靶浓度为3μ g/ml靶控输注,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采用4个成串刺激方式,调校TOF第一个颤搐反应(T1)的高度稳定在100%(TOF连续三次后T1均为100%)作为对照值,RI组静脉推注罗库溴铵0.6mg/kg,RT组以3.0μg/ml的效应室靶浓度输注罗库溴铵,RT组应用嵌有Szenohradszkay药动学模型的TCI泵(CTN-TCI-I单通道靶控输注泵:北京东方诚益通科技中心),将RT0.8,RT1.0,RT1.2组术中维持Ce分别设为0.8、1.0、1.2μ g/ml。四组T,≤5%时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呼吸机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0~40 mmHg。麻醉维持:靶控输注异丙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使BIS值保持在40~60。术毕不用肌松拮抗剂,让肌松自然恢复,当TOF恢复至T1≥175%时结束肌松监测,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记录:1)RI,RT0.8,RT1.0,RT1.2四组四组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罗库溴铵后T1=5时(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2)四组的气管插管条件评分,起效时间(S1)、罗库溴铵诱导用量(Wi)。3)恢复指数(S2)、T1恢复到75%的时间(S3)、罗库溴铵平均用药量(Wa)及肌松满意度。4)观察静注罗库溴铵后患者有无皮肤潮红,皮疹,支气管痉挛及喉头水肿等症状。   结果:   1.RI,RT0.8,RT1.0,RT1.2四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BMI、血红蛋白(Hb)含量、白蛋白(AL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RI,RT0.8,RT1.0,RT1.2四组麻醉诱导后t2、t3的FIR、MAP较t1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与t2 HR、MAP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4的HR、MAP较t1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5的HR、MAP与t2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RI,RT0.8,RT1.0,RT1.2四组插管条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RT0.8,RT1.0,RT1.2三组的起效时间与RI组有显著差异(P<0.05);RI,RT0.8,RT1.0,RT1.2四组的罗库溴铵诱导量无明显差异(P>0.05)。   4 RI,RT0.8,RT1.0,RT1.2四组中T1恢复到75%的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I,RT0.8,RT1.0,RT1.2四组恢复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RI,RT0.8,RT1.0,RT1.2四组罗库溴铵平均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RT1.0,RT1.2两组的肌松效应与RT0.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5.RI,RT0.8,RT1.0,RT1.2四组患者中未发现有皮肤潮红,皮疹,支气管痉挛及喉头水肿等症状。   结论:   1.靶控输注罗库溴铵在食管癌开胸患者的术中维持中较为适合,在与间断给药方式达到相同肌松效果的条件下,节省了肌松药的用量,避免了肌松药过量引起的并发症。   2.靶控输注罗库溴铵不适合麻醉诱导。罗库溴铵用量增加,恢复时间增加,但恢复指数与剂量无关。

食管癌;开胸患者;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氨基甾类;靶浓度控制输注法;全凭静脉麻醉

河北医科大学

硕士

麻醉学

邢玉英

2011

中文

R735.1;R655

40

2011-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