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1901525

高度近视眼黄斑区形态及功能变化的相关研究

高瑞新
河北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近视眼在形态上以及功能上的变化,通过检测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眼轴长度、黄斑区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及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mERG)各波的反应密度与潜伏期,了解高度近视眼的黄斑区的形态和功能变化的特征,并与正常人作比较,评价其差异。   方法:对68例(101眼)病例均进行Zeiss-Humphrey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Zeiss-Hd-OCT4000)测量,由统一操作者对被检眼的黄斑区进行OCT快速扫描,将黄斑区分为9个区域:中心凹区,鼻侧内圈,颞侧内圈,上方内圈,下方内圈,鼻侧外圈,颞侧外圈,上方外圈,下方外圈,再分别测定各区域的视网膜厚度。应用德国Roland公司的多焦视网膜电流图仪RETI-SCANK型系统记录近视患者的mERG一阶反应,分别测定各环的N1、P1波的潜伏期和振幅密度。用A型生物超声仪测量眼轴长度。均由同一操作者完成。把入选所有受试者分为中低度近视组(40眼)和高度近视组(40眼)。设正视眼(21例21眼)为对照组。再比较三组各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别。   结果:   1.在我们的研究中,正常的眼轴长度为23.28±0.98mm;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得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是:中心凹区为245.67±18.09um;鼻侧内圈为323.81±14.68um;颞侧内圈为306.43±14.98um;上方内圈322.48±18.90um;下方内圈316.81±12.64um,鼻侧外圈297.10±12.79um,颞侧外圈263.43±11.63um,上方外圈283.48±9.02um,下方外圈267.81±11.51u。多焦电生理的正常值为:P1R1振幅:153.85±18.37nV/deg2:P1R2振幅:73.15±12.70nV/deg2; P1R3振幅48.66±8.21nV/deg2; P1R4振幅:31.86±4.25nV/deg2; P1R5振幅:23.03±2.31nV/deg2; P1R1潜伏期:36.35±2.06ms; P1R2潜伏期:33.06±1.73ms; P1R3潜伏期:31.98±1.28ms;P1R4潜伏期:32.28±0.84ms; P1R5潜伏期:33.5±2.17ms; N1R1振幅:42.78±11.85nV/deg2;N1R2振幅:20.08±5.5nV/deg2; N1R3振幅:13.95±4.15 nV/deg2; N1R4振幅:8.87±1.53nV/deg2; N1R5振幅:6.81±2.15nV/deg2;N1R1潜伏期:18.24±1.51ms; N1R2潜伏期:17.32±1.66ms; N1R3潜伏期:16.98±1.83ms;N1R4潜伏期:16.37±1.37ms; N1R5潜伏期:17.14±1.67ms。   2.高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中低度近视组相比较,眼轴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中低度近视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正视组与中低度近视之间的各个区域的视网膜厚度相比较,均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   4.高度近视组中的鼻侧外圈、颞侧外圈、上方外圈、下方外圈、下方内圈的视网膜厚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变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上方内圈、颞侧内圈的视网膜厚度较其他两组变薄,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近视的黄斑中心凹以及鼻侧内圈的视网膜厚度较其他两组相比未见明显变薄,无统计学差异(P>0.05)。   5.正常眼组mERG的振幅密度在第1环最大,随离心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三维地形图上呈现出一明显的主峰。潜伏期在第1环最小,随离心度增加逐渐延长。   6.高度近视眼组mERG振幅密度在第1环达到最大值,随离心度增加逐渐降低,但峰值较正常眼低。   7.不同程度的近视眼组与正常眼组mERG的比较:   (1)高度近视眼组mERG各环的振幅密度较正常眼组及中低度近视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低度近视眼组与正常眼组mERG各环的振幅密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高度近视眼组mERG第1环潜伏期较正常眼组及中低度近视组有所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其他4环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低度近视眼组与正常眼组mERG的潜伏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正常眼组及中低度近视眼组分别与高度近视眼组mERG比较,高度近视眼组各环的振幅密度有所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潜伏期在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黄斑区域视网膜厚度分布存在区域特异性,随屈光度的增加出现区域选择性变薄,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变薄是确实存在的,主要在旁中心凹区,不是在中心凹。   2.高度近视眼mERG各环振幅密度较正常眼下降,1环潜伏期较正常眼延长。而轻中度近视眼与正常眼振幅密度与潜伏期无明显变化。   3.近视眼mERG振幅密度与屈光度呈负相关。   4.高度近视眼与中低度屈光不正之间眼轴长度存在明显差异,高度近视眼眼轴明显延长。  

高度近视;多焦视网膜电流图;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视网膜厚度;黄斑形态

河北医科大学

硕士

眼科学

卫玉彩

2011

中文

R778.11;R774.5

53

2011-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