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1877989

SPP的电介质光栅激发及其波导

罗永其
北京化工大学
引用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指局域在金属表面的自由振荡的电子和光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沿着金属表面传播的电磁场模。   表面等离子体的激发能够使人们利用金属等导体来实现对光传播的主动操控,通过改变金属等导体表面的(亚波长)结构,它的性质,特别是与光相互作用的特性如色散关系、激发模式、耦合效应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目前,表面等离子体是纳米光子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它的原理、新颖效应和其机制的探究都深深地吸引着科学家们。由于SPPs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光存储,光激发,显微术,亚波长光学以及生物光子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应用。   要准确探究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光学原理,必须严格求解Maxwell方程组,这是因为SPPs是由外来电磁场激发导致的金属等导体中自由电荷密度涨落,产生集体振荡辐射出电磁模的形式,这就要求它必须满足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目前,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FDTD)是一种成功的在时域上求解Maxwell方程组的数值模拟方法。   本文第一章首先简单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二章详细介绍了SPPs的基本性质和原理,包括其色散关系,特征参数以及激发模式,并阐述了SPPs的各种新颖效应和重要应用;第三章着重介绍了FDTD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特点;第四章讨论金属光栅耦合结构SPPs的激发特性;第五章研究金属衬底上电介质光栅耦合结构SPPs的激发特性,考察了SPPs激发与光栅深度d的关系;第六章对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基于SPPs发展起来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plasmonics)包含非常广泛的研究内容。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以SPPs为基础的研究日益活跃,发现了许多新现象和提出许多新问题,展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时域有限差分法;光栅耦合;色散关系;特征参数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凝聚态物理

刘丽敏

2011

中文

O539;TN252

65

2011-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