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1761895

膳食营养及相关因素与江苏省居民贫血关系的研究

潘炜
东南大学
引用
目的:   (1)了解2007年江苏省居民贫血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2)分析江苏省15岁以上居民膳食铁摄入状况及其食物来源;(3)探讨成人居民膳食模式、特殊食物摄入、营养素摄入与贫血的关系;(4)探讨社会人口学因素、生活行为方式、超重肥胖与贫血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对江苏省参加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对象进行了追踪,失访对象则选择与其条件相似的其他居民补充,为使样本更具代表性,在原调查点的基础上,新增了大丰及常熟2个调查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问卷调查,体检以及实验室检测。血红蛋白的检测采用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数据录入使用Epidata3.0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AS8.0软件和SPSS13.0软件。对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膳食模式的建立使用因子分析:各因素与贫血间关系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α<0.05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2007年,江苏省3岁以上居民的贫血患病率为23.3%,发病率为20.6%。贫血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贫血患病率随年龄上升而增加,随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的升高而降低。本次调查中,儿童青少年、育龄期妇女、老年人是贫血的易感人群。徐州、句容和海门为贫血的高发地区。与2002年相比,江苏省居民总体的贫血患病率并未发生改变,城市居民贫血患病率升高,而农村居民的贫血患病率下降;学龄前儿童、青少年贫血患病率升高明显;追踪部分的8个调查点中,徐州、句容居民的贫血患病率升高,江阴和太仓居民的贫血患病率降低。(2)江苏省15岁以上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的膳食铁的摄入量为21.9±8.4mg,有75.8%的居民达到或超过100%AI。江苏省居民总体膳食铁摄入充足,但非血红素铁占总铁摄入的96.2%。居民中来源于鱼肉禽类的铁摄入不足。粮谷类、蔬菜类、豆类是膳食铁的主要食物来源。(3)调整了年龄、地区类型、经济收入、BMI等多个因素后,“传统模式”是贫血的危险因素(OR=2.08,95%CI=1.72~2.50);“健康模式”是女性贫血的保护因素(OR=0.81,95%CI=0.65~0.98)。食物与贫血关系的研究中发现,随着猪肉、水产品、豆腐摄入量的增加,贫血的患病率下降。调整了性别、年龄、地区类型、教育程度、经济收入、BMI、体力活动及能量摄入后,核黄素、维生素C、铁、镁、锌与贫血呈显著的负相关。(4)城市、低经济收入、重体力活动是男性贫血的危险因素,高文化程度是男性贫血的保护因素;低收入、离婚、重体力活动是女性贫血的危险因素,中等文化程度是女性贫血的保护因素。   结论:   江苏省居民的贫血问题属于中度公共卫生问题,低铁生物利用率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导致居民铁缺乏和贫血的主要原因。应通过加强膳食营养宣教、倡导平衡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铁强化酱油等措施来预防贫血的发生。

贫血关系;膳食营养;生活方式;危险因素

东南大学

硕士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袁宝君

2010

中文

TS201.4;R459.3

54

2010-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