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743472

“社会时间”视野下的农民轮换工的“身体体现”——以1978年以来的山西SY煤矿考察为例

梁玉
华东师范大学
引用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轮换工在煤炭行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了煤矿生产的主力军。“农民”加“轮换工”构成了他们特殊的身份。他们在煤矿工作,能够享有与正式工一样的福利待遇,同工同酬,但这一切又都只是暂时的,最多只能享受八年,“轮换期”一到,他们就得踏上回乡之路。从“农村”到“煤矿”再离开“煤矿”,虽然他们返乡时,拿了一笔回乡补助金,但由于在煤矿长时期高强度的工作,身体早已不允许他们干耗体力的工作。在这一去一返过程中,他们的身体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他们的身体体现出怎样的特征,才形成了如今的身体。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笔者采用质性(qualitative research)研究方法对有着这样特殊身份的农民轮换工群体的身体体现进行历史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本文的社会时间视角的研究意义在于主张从农民轮换工的经验出发,尊重当事者身体对时间的经验,即可以站在他们的立场,了解他们为何走出农村、进入煤矿,离开煤矿后他们的身体又发生了如何的改变。为了对农民轮换工身体体现进行历史性的考察,笔者尝试着运用社会时间、身体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有着特殊身份的农民轮换工这个群体的身体体现,从客观的身体、感知的身体以及实践的身体三个方面,对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入矿之前、入矿之后和离矿之后的身体体现予以描述和解释。   作为社会产物的社会时间,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从1978年一直到现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认为,这一系列的变化在宏观意义上的“时间制度”和微观意义上的“时间意识”上都有体现。本文选择从纵向的动态过程的视角,所探讨的不仅揭示了社会时间对身体的一种制约,而且还彰显了身体对社会时间的能动性。通过身体与社会时间关系的梳理,我们不仅仅看到了身体体现的具体特征,而且还看到了身体与社会时间的“互构性”,二者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

社会时间;农民轮换工;煤矿生产;福利待遇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

社会学

文军

2010

中文

F323.6;C913.7

56

2010-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