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681160

人际互动中“差生”偏差行为的形成过程

刘芳
华中师范大学
引用
青少年偏差行为和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纵观已有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分析探讨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形成原因,但是这些研究都仅仅看到了青少年偏差行为产生的表面现象。之所以选择青少年“差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有研究表明“差生”与少年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且青少年犯罪是沿着“沾染恶习之后,显现偏差行为,然后犯罪”的发展轨迹。正如美国加州州长(1985)所说:“今闩的成年罪犯是昨闩的少年罪犯;今日的犯罪少年是昨日的问题儿童和问题少年。”随着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呈现严重化,多元化和低龄化等发展趋势的现实情况,按照已有研究结果,如果这部分“差生”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或者教化,他们一方面可能掌握不了一定的社会生存技能,这样会造成了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对我国的和谐稳定地发展和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前途来说,也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不可弥补的损失。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任何个体行为或者社会现象都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行为者或者社会现象与其社会环境互动建构的结果。本研究借用此观点,认为青少年“差生”偏差行为的出现也是“差生”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人际互动中建构而成的。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社会建构的视角出发,将研究重点放在“差生”群体与其重要他人(老师和同伴)互动过程中共同作用于“差生”个体身上的各种因素,通过彼此之间言语和非言语的符号互动来探析“差生”偏差行为的形成过程。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从微观层面对个案进行分析和解读,深入“差生”群体的生活和经历去了解被研究者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并将他们对其偏差行为的评价、看法和界定诠释出来,以剖析出“差生”偏差行为的动态形成过程;揭示出教师和部分同伴的排斥是其偏差行为产生的始作俑者,同质群体的接纳是其偏差行为发展的推动者。这种追踪溯源的目的在于帮助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性反思,并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技巧让宏大的“人本关怀”理念推演到真正的现实生活中去,以起到将“差生”偏差行为的出现“扼杀在摇篮里”,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本研究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言部分指明了研究的缘起、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和有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第三章探析了人际互动过程中青少年“差生”偏差行为的形成过程;第四章是本研究的结论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青少年教化;社会行为;人际互动;社会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

社会学

李晔

2010

中文

C913.5;C912.68

37

2010-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