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662898

川渝民俗博物馆地域性创作手法探索

胡晓燕
重庆大学
引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趋同现象曰益严重,灿烂多样的地域文化正面临衰落和消失的危险,挽救地方传统文化越发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民俗博物馆作为保护和展示地方风俗的文化建筑,具有典型的地域倾向,地域性的设计应是其建筑创作的主要方向。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民俗文化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这些不仅促成了川渝民俗博物馆的大量建设,还为当代川渝民俗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创作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本文以川渝民俗博物馆的地域性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融合社会学、民俗学、文化遗产学、经济学、建筑学等学科知识,对川渝民俗博物馆建筑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总结川渝民俗博物馆的地域性创作手法,为川渝民俗文化保护和地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更新做出一定的探索。   文章主要通过四部分内容对川渝民俗博物馆的地域性创作进行分析阐述。   一是对川渝地区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分析概述,总结民俗文化特色和传统建筑在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以及材料技术三个方面的地域特色,为川渝民俗博物馆提供创作的文化根源和基础;   二是对川渝民俗博物馆地域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析,即民俗博物馆地域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地域创作的人文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因素,为川渝民俗博物馆创作提供方向和思路上的启发;   三是通过对川渝民俗博物馆地域创作现状的大量调研分析,从建筑的构筑方式、总体布局、空间形态、造型风格、材料技术和展示方式这六个方面归纳总结出博物馆的构成与类型特征,以便完整清楚的认识川渝民俗博物馆的创作现状,为其建筑创作手法的探索提供现实依据;   四是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阐述,结合大量的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地域建筑设计的优秀经验和实例分析,从民间建筑、民俗文化、自然环境、材料技术、细部表现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六个方面总结出一系列适于川渝民俗博物地域创作的途径和手法,为川渝民俗博物馆探寻一条回归地域特色的创作之路。   最后,作者对川渝民俗博物馆的地域创作进行总结和展望,希望在今后的创作实践道路上通过研究和交流形成一种动态、兼容的发展心态来探索地域创作之路,并结合多角度、多学科来对待博物馆建筑设计,使川渝地区出现更多既有浓郁地域特色、又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博物馆建筑。

川渝地区;民俗博物馆;地域建筑文化;地域性创作;建筑设计

重庆大学

硕士

建筑历史与理论

张兴国

2009

中文

TU242.5;TU201.6

123

2010-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