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γ干扰素对树突状细胞(DC)负性调控以及SARS-CoV Spike蛋白剪切的研究

吴晓东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引用
γ—干扰素(IFN-γ),通常被认为足一种Th1细胞因子,其对多种免疫细胞有调节作用。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IFN-γ基因敲除小鼠,检测当树突状细胞(DC)缺乏IFN-γ时是否存在功能异常。结果显示IFN-γ基因缺陷并不影响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发育和成熟。功能分析发现IFN-γ基因缺陷型树突状细胞(GKO-DC)在细胞因子分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抗原递呈能力,趋化因子受体表达以及体外迁移都发生异常改变。使用各种体内细胞迁移模型——LPS诱导DC在脾脏中的聚集,半抗原FITC刺激表皮DC向引流淋巴结迁移,以及用一种自身抗原(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免疫后引流淋巴结中DC水平的改变——发现IEN-γ基因缺陷后体内的DC迁移明显增加。当用外源性重组IFN-γ处理基因缺陷型小鼠后,DC迁移的增加被明显降低。在由IRBP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疾病模型中,IFN-γ基因的缺失还使得T细胞活化增加以及白介素2(IL-2)分泌增加,从而促进继发型免疫应答。一旦用外源性重组IFN-γ处理基因缺陷型小鼠后,EAU的得病积分明显降低。综上所述,IFN-γ对体内DC的功能起着一种负性调控作用,从而导致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的降低。  

γ干扰素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博士

细胞生物学

孙兵

2006

中文

R338.12

88

2011-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