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610086

单中心1023例次起搏器更换术的临床分析

张竞涛
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引用
目的:通过分析更换起搏器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起搏器设备和使用技术的变化趋势和相关风险的防范。   方法:通过查询起搏器登记和住院病历资料,收集从1977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阜外医院因症状心动过缓置入埋藏式永久起搏器并进行更换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一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基础心脏疾病和心律失常情况;首次置入和更换置入时的起搏器设备使用情况和置入设备的静脉血管使用情况;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处理情况。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非参数秩和检验。   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计791例,男性432例,女性309例。共计更换起搏器脉冲发生器1023台,共留置导线1210根。其中包括198根留置无功能导线。有37根导线被取出体外。首次置入起搏器时间为1976年至2005年,以10年为一阶段分析: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所占比由1976-1985年的55.9%下降至1996-2005年间的29.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所占比由38.3%上升至58.1%;房颤伴长R-R间期的患者所占比由4.0%上升至9.9%。生理性起搏器置入所占比由1.8%明显上升至70.2%(P<0.001)。使用头静脉切开术植入导线所占比例由74.0%下降至39.8%;使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所占比例由2.7%增加至54.5%。因起脉冲发生器电池正常耗竭而进行更换的占73.7%,为主要更换原因。因非正常原因更换--包括电池提前耗竭,囊袋感染,起搏器厂家召回,因起搏器综合症及严重心功能不全而提前升级为双腔起搏器分别占19.1%,3.9%,2.2%和1.1%。在1976-1985年;1986-1995年;1996-2005年置入的脉冲发生器正常更换所占比分别为43.2%;89.6%和80.2%(P<0.001)。1976-1985年所占比例低。更换的生理性起搏器所占比例,分别为2.8%;8.8%和43.2%(P<0.001)。非正常耗竭原因更换起搏器寿命34±19个月,明显短于正常原因更换的107±26个月(P<0.001)。在235根导线弃用的起搏导线(心房导线42根;心室导线193根)中。证实有35根为断裂导线,其中发生在锁骨下断裂的26根,囊袋内断裂8根,心室内断裂1根,其中发生在锁骨下断裂的导线均经由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有40台脉冲发生器更换术后发生急性期并发症,占3.9%。1977-1986年;1987-1996年和1997年-2006年时间段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5.1%和2.5%;降低明显(P<0.01);且在有新导线置入的更换术中并发症高于无新导线置入的更换术,分别为7.2%和3.9%(P<0.05)。   结论:置入的生理性起搏器的比例增高;脉冲发生器正常耗竭更换的比例增高。脉冲发生器提前耗竭,导线功能障碍和设备召回是起搏器更换术中主要存在的设备风险,更为完善的随访制度和设备召回制度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起搏器系统感染可以带来设备非正常更换的风险。严格手术无菌操作,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利于防范风险,对于感染设备的早期全部取出利于有效防止感染复发。

起搏器更换术;感染风险;导线并发症;静脉血管;临床特征

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博士

心脏内科

张澍

2008

中文

R654.2;R318.11

104

2010-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