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532682

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社会资本的现代转型——以杭州市城郊后珠社区为例

王新云
华中师范大学
引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的村落逐渐被纳入城市规划的范畴,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由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社会群体--失地农民。 相对于主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而言,这些因城市化的迅速扩张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实质上是被动性地卷入到了城市化的进程中,①他们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农民。因此,要想解决好“三农问题”,使我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推动失地农民向市民转变,塑造他们具有现代意识和素质是必然的趋势。 本文主要选取社会资本这一理论视角展开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这一问题的论述。通过对社会资本理论的一般性和本土化的分析,认为作为一种具有非正式制度内容的社会资本现代模式的转型与农民市民化是处于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一方面,社会资本内涵的社会关系网络、信任、规范、参与合作四大因素为农民市民化程度提供了可参考的评价内容,这既是市民化特征的重要表现方面,又是市民化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资本也是推动市民化发展的内在条件,它所具有的“自我赋能”的力量,有利于失地农民在新的环境下重获社会资源、发展自我能力和素质、实现自觉市民化,与正式制度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市民化全面实现。 在这样的理论构想下,本文选择了经济较为发达,近几年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全国撤村建居的试点城市--杭州市,以其近郊“后珠社区”为例,对这里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现实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主要运用参与观察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期深入挖掘他们的传统社会资本解构状况以及在向现代社会资本转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探讨社会资本的传统超越之路径。

失地农民;市民化;社会资本;城市化进程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

社会学

万仁德

2009

中文

F299.21

49

2009-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