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492011

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卢中华
南京农业大学
引用
根据经济效益理论,运用现代经济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论文提出了我国蔬菜生产效益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期为蔬菜生产效益的提高和现代蔬菜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在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综述相关文献和构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第二章首先总结了经济效益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分工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产业区位理论、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形成了蔬菜生产效益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上述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包含主要影响因素的蔬菜生产效益的一个分析框架,即“环境-支术-组织-生产效益”理论模型。最后,根据山东省苍山县的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苍山县蔬菜经济发展的初期,影响该县蔬菜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是蔬菜价格指数、劳动力、露地蔬菜播种面积、蔬菜运输人员、有机肥、成灾面积、政府公共投资;在其发展阶段,主要影响因素为蔬菜价格指数、加工企业数量、集中度、大棚蔬菜播种面积、批发市场数量、运输总动力和公共投资。 第三章先描述了我国蔬菜生产区域化发展的基本过程,然后为解决蔬菜生产布局中存在的各省区比较优势存在显著差异以及规摸经济和集聚效应不明显这两个问题,构建了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三个指标;接着运用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1997-2004年间的数据,系统分析了三个指数的变化规律并做出了解释;结果表明有13省或直辖市具有蔬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有7省级区域具有弱比较优势。再通过聚类分析发现20个优势省区的蔬菜生产综合比较优势的排序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浙江、福建、上海;河南、广东、江苏、湖北、辽宁;山西、陕西、青海、甘肃、重庆、四川、湖南和江西。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和发展环渤海地区蔬菜产业带、黄淮地区蔬菜产业带、东南沿海地区蔬菜产业带和中南地区蔬菜产业带是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四章首先分析蔬菜加工对生产效益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前者通过直接增加蔬菜需求提高生产效益,后者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菜农收益、增强蔬菜质量安全、提高菜农素质、促进蔬菜产业集群产生而增加生产效益,然后系统归纳了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源,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加工程度低、国际竞争激烈、蔬菜加工专用品种缺乏、加工原料基地建设乏力、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行业法规及标准建设滞后、蔬菜加工技术整体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企业间恶性竞争严重、品牌意识差,指出蔬菜产业管理体制不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组织体系建设落后以及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是问题的根源。最后从加强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发展龙头企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出口蔬菜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原料基地建设,促进区域化布局;建立现代营销体系;建立蔬菜产业信息网络,发展现代服务经济六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建议。 第五章在以法律制度为典型分析了我国蔬菜产业相关制度的变迁过程之后,论文提出我国蔬菜产业制度是内因和外因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身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始,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终,相辅相成的演化过程。接着,系统分析我国蔬菜产业制度在市场制度、合作组织制度、产业管理体制、保险制度、补贴制度、土地制度、科技创新制度、产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七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问题根源于我国微观主体的制度供给和需求主体地位的缺失。然后,根据群众思想和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经济群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我国蔬菜产业制度优化的一个系统框架。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经济群的发展对蔬菜产业和蔬菜生产效益的促进作用。 第六章通过纵向比较1994-2005年间中国大中城市露地西红柿和大棚西红柿的成本收益,发现后者比前者的净收益普遍的高;通过横向比较山东省寿光、苍山和莒南三市县2006年大棚蔬菜生产成本收益,发现同类型大棚蔬菜的肥料成本差别不大,但是产量、种子、农药成本的区域差异明显,因此生产效益的区域差别较大;原因在于蔬菜品种选择、区域分工、田间管理技术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对2004年荷兰和中国河西走廊两地区温室蔬菜成本收益的比较,发现荷兰温室蔬菜的生产成本和效益明显高于河西走廊地区,技术比较优势明显.为提高我国蔬菜生产效益,不断优化蔬菜产业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形成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企业、创新与推广以及不同创新系统间的动态适应性的分工协同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必然的选择。 第七章首先分析了蔬菜产业组织对其生产效益的影响,以及在我国传统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蔬菜生产模式面临的困境,提出蔬菜产业组织的转型和升级是农民摆脱困境、持续提高生产效益的基本途径,具有必然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是两种有效的蔬菜产业组织。其次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自生能力概念可知,蔬菜产业链的构建的实质在于在蔬菜产业链不同生命阶段培育相应的产业链发展能力。最后,通过分别对1993年、1996年、2004年和2006年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生产农户、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发现:①价格因素是影响蔬菜生产农户、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②政府对科技、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加工、新品种引进、标准化、会展经济的适时有力的推动,是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产生发展的基础性因素;③农户和企业在示范效应和政府的影响下,形成了正确的经济理念、良好预期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愿望,这促进了区域产业资源配置的良性累积循环,使集群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④蔬菜生产、流通、加工三个领域相互促进,产生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优势,是促使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第八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蔬菜生产效益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宏观对策主要包括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宏观产业制度创新,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积极开展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中观对策集中在区域蔬菜质量安全制度与管理创新、区域蔬菜产业组织创新、蔬菜产业系统整合、区域教育培训和科学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发展四个方面。在微观层面提出乡镇村政府积极进行制度宣传与制度的微观创新,探索与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蔬菜产业化运营机制,激励本地蔬菜生产专家、技术人员,发挥其带动效应;蔬菜生产农户应当逐渐认识到家庭生产模式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蔬菜生产效益;经济群;产业集群;产业体系;累积循环

南京农业大学

博士

农业经济管理

李岳云

2008

中文

F326.13

128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