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488070

儿童过敏性紫癜273例临床分析

方铁夫
中国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特征,重点分析腹部及相对少见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方法:根据有无消化道症状将273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住院病人分为腹型组及非腹型组,对两组病人的流行病学、发病诱因、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回顾性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腹部及相对少见临床表现特征。 结果:(1)HSP平均发病年龄(7.5±2.7)岁,男女之比为1.39:1,48.7%患者在9—12月份发病,44.3%患儿有明确诱因,41.8%有感染诱因,上呼吸道感染占36.6%,感染发生在发病前1周内占59.6%。(2)98.2%病人有典型皮肤紫癜,分布在双下肢和/或臀部(98.2%)、双上肢(37.0%),颜面(15.8%)及躯干、外阴(13.9%)少见;50.5%患儿出现关节受累,踝关节(37.4%)最常累及,其次为膝关节(28.6%)、腕关节(7.7%)、肘关节(5.1%);肾损害发生率为35.2%,尿蛋白定量升高者占9.9%,并发肾病综合征为2.9%。(3)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腹痛(65.2%)、消化道出血(41.4%)、呕吐(37.4%)多见,血便(15.8%)较呕血(7.0%)常见。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超声检查发现肠壁增厚为13.5%,阳性率不高;腹部立位片气液平面不少见,占29.2%(7:24);胃镜检查阳性率87.5%(14:16),十二指肠球部受累较降段常见(12:8)。(4)2.9%病例出现皮肤水疱、血疱或坏死,最后结痂;5.0%男性患儿出现明显阴囊肿胀和/或疼痛;2.6%病例发生肠套叠。(5)HSP患儿28.7%病例纤维蛋白原升高、41.0%C反应蛋白升高、34.1%红细胞沉降率增快、45.1%IgA升高、20.4%IgM升高,71.8%食物过敏原不耐受(IgG)检测阳性、38.7%呼吸过敏原(IgE)阳性、23.4%食物过敏原(IgE)阳性,17.4%病例出现低蛋白血症。(6)儿童过敏性紫癜腹型组与非腹型组在性别比、发病年龄、合并关节及肾脏损害、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血红蛋白均值、及ASO升高率、FIB升高率、ESR升高率、IgA、IgM、IgG升高率、食物过敏原不耐受(IgG)、呼吸过敏原(IgE)、食物过敏原(IgE)阳性率、心电图异常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7)儿童过敏性紫癜腹型组较非腹型组春季发病率较高、更少有前驱感染史、少以皮疹为首发症状、更易出现躯干等不典型部位皮疹、有更长住院期、白细胞及血小板升高更明显、更易发生低白蛋白血症、CRP升高。 结论:1、儿童过敏性紫癜好发于秋冬季节,高发人群为学龄期儿童,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且感染多发生于发病前1周内。2、儿童过敏性紫癜腹型组与非腹型组在性别比、发病年龄、合并关节及肾脏损害、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血红蛋白均值、ASO升高率、FIB升高率、ESR升高率、IgA、IgM、IgG升高率、食物过敏原不耐受(IgG)、呼吸过敏原(IgE)、食物过敏原(IgE)阳性率、心电图异常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3、儿童过敏性紫癜腹型组较非腹型组春季发病率较高、更少有前驱感染史、少以皮疹为首发症状、更易出现躯干等不典型部位皮疹、有更长住院期、白细胞及血小板升高更明显、更易发生低白蛋白血症、CRP升高。4、外科并发症以肠套叠为多见,其以回结型多见,早期灌肠复位成功率高,灌肠复位成功后有再发肠套叠可能。5、腹型HSP腹部平片表现无特异,超声检查示肠壁增厚阳性率不高,胃镜表现对诊断有提示意义。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诊断;病例分析;发病诱因

中国医科大学

硕士

儿科学

王晓茵

2009

中文

R554.6

63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