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草根型民间慈善组织身份认同的社会政策选择

李鑫
东北师范大学
引用
发展中国慈善事业,是社会转型时期协调群体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弘扬伦理精神、创造人际关系和谐的必要手段。和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慈善体现了一个社会对困难群体有意识的帮助和人道关怀,社会发展需要包括草根型民间慈善组织在内的各类慈善组织,通过帮扶、救助等实际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现实社会条件下,草根型民间慈善组织存在着身份认同困境、组织化困境、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缺乏的困境,直接影响其应有功能的发挥。为此,探寻民间慈善组织身份认同的构建路径,全面把握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深入分析社会政策的执行效果,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及社会客观要求,不断改进社会政策中的缺失与不足,有效实施社会政策安排,是促进社会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各类民间组织或社会团体从身份认同、社会政策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和梳理。采用比较分析法,探讨草根型民间慈善组织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社会建设中的特殊社会功能。采用访谈法与个案分析法,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讨论了目前我国草根型民间慈善组织的发育等问题,提出了对草根型民间慈善组织的社会安排建议。

中国慈善事业;民间慈善组织;身份认同;社会政策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

社会学

赵继伦

2009

中文

D632.9

27

2009-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