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459295

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失地农民为例

沈菊
西南大学
引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许多农民被迫离开相依为命的土地,大量失地农民开始涌现。失地农民问题逐渐成为事关我国城市化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问题。失地农民应当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本研究主要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切入点,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对重庆市北碚区部分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网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失地农民情感支持网、财务支持网和就业支持网的一般特征。具体分析了这几个网的网络规模、趋同性、异质性及关系构成。总体来说,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规模较小、趋同性高、异质性低、紧密度较高。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 1.失地农民情感支持网的规模为3.62,财务支持网的规模为3.14,就业支持网的规模为2.64,各个支持网的趋同性较高,异质性较低。他们的关系纽带仍以亲缘关系为主,同时又由于失地农民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的社会支持网既部分保留了农村的特点,又有了些城市的特征,兼具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双重特性。 2.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网己逐渐由封闭型向半开放型转变。土地被征用之前,大部分农民都以土地为基本的经济来源和社会保障,他们除了与本村的人交往以外,很少与外界进行联系,可以说他们生活在熟人社会里,关系延伸半径小,相对封闭;失地后的整体安置割裂了他们原先的社会关系,同时又由于再次就业使得他们与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从而使封闭型的社会支持网不断走向半开放型,关系延伸半径增大。 3.失地农民的社会生活场发生了变化,但是未从根本上改变其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边界,群内选择倾向明显。同时,由于其失地的特殊生活境遇使得他们的业缘关系开始突出。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失地农民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家族成员,以感情为交往基础,以失地之前的所在村落成员为交往范围;同时他们的交往日趋理性,注重对社会资本的进一步占有和积累。

社会问题;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计算机网络

西南大学

硕士

社会学

秦启文

2009

中文

D669.9

45

2009-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