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40例临床分析

陶铁瑛
浙江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
引用
目的: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因假体无菌性松动行髋关节翻修术的40例病人术前资料的系统回顾,评价采用不同固定方式假体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05年3月.200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0例因无菌性松动行髋关节翻修术病人,男16例,女24例;年龄44~84岁,平均65.4岁。通过观察术中假体松动情况,并按Gruen的股骨分区及Delee&Charnley的髋臼分区标准行假体周围骨溶解发生率的影像分析,做x2检验,判断不同固定方式对假体寿命的影响。 结果:早、中期假体松动主要发生在非骨水泥型假体。骨水泥固定假体与非骨水泥固定假体远期均存在很高的松动下沉率,以骨水泥臼松动占多数。髋臼侧骨溶解发生率Ⅰ区最高,股骨柄侧骨溶解发生率以Ⅰ、Ⅱ、Ⅵ和Ⅶ区最高。经x2检验,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在不同分区的骨溶解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生物学固定初期并不十分牢固,而骨水泥固定假体无菌性松动主要发生在远期,且以髋臼侧骨水泥松动为主。

髋关节置换术;假体松动;骨溶解;病例分析

浙江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

硕士

骨科学

吴立东

2009

中文

R687.4

22

2009-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