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416723

海南坡鹿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活动预算假说的验证

蒙以航
海南师范大学
引用
有蹄类动物一般具有性别体二型现象,即成年雄鹿要明显大于成年雌鹿。这种雌雄个体的体形大小不同被认为是导致性别分离现象的内因之一,但其机制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解释。有蹄类动物的性别分离机制研究已成为动物生态学中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虽然早期提出的释性别分离机制解释假说有许多,但近年来普遍被研究者们接受的假说是食物选择假说、捕食危险假说和活动预算假说这三个假说。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物种和同种动物在不同生境条件下性别分离的有无或分离程度的大小有所差别,所适用的性别分离假说也不同。活动预算假说是以上三大假说中提出较晚和争议较多的假说,虽有部分研究证明其适用性,但更多的报道结果否定了这个假说。活动预算假说强调的是“由于成年雌雄个体(或携幼与非携幼成年雌性个体)的身体体型大小的差异导致营养需求的不同,以及雌雄个体之间消化效率存在差异,导致在不同行为的时间分配上产生差别”。 本研究测定了海南坡鹿(Cervus eldi)雌雄个体的体二型差异、活动时间分配和性别分离程度,验证了活动预算假说在海南坡鹿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海南坡鹿雄鹿在体重和体形大小上明显大于雌鹿,发情期与非发情期均存在生境、空间和社会性性别分离现象,但发情期比非发情期的性别分离程度(指数)要高。无论在发情期或非发情期,雌雄坡鹿在采食行为和其它行为的时间分配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雌鹿在采食上花费的时间要大于雄鹿,而雄鹿则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其它行为上。海南坡鹿的活动预算测定结果支持活动预算假说的预测。 本研究将2007年非发情期的社会性性别分离指数与2003年同时期的分离指数比较,其结果表明密度影响社会性别分离。我们认为,活动预算的差异性不仅与营养的需求或生理特征有关,也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作用,包括食物条件和坡鹿密度等因素。

海南坡鹿;性别体二型;活动预算假说;活动时间

海南师范大学

硕士

生态学

李玉春

2008

中文

Q959.842

43

2009-04-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