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414171

腘动脉梗阻性病变的病因分析及治疗策略(附25例病例报告)

曾嵘
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引用
目的:探讨胭动脉梗阻性病变的病因组成及手术经验的总结。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胭动脉梗阻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该组25例胭动脉梗阻性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52.8±21.3(17~83)岁,男女比例为18:7。急性缺血11例11条肢体(42.3%)慢性缺血14例15条肢体(57.7%)。动脉硬化闭塞症为最常见原因,共13例13条肢体(50%),胭动脉陷迫综合症5例6条肢体(23.1%)急性动脉栓塞5例5条肢体(19.2%)急性血栓形成2例两条肢体(7.7%)。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分别采取仰卧位膝上入路、仰卧位膝下入路、俯卧位胭窝入路解剖胭动脉。膝上胭动脉内膜剥脱+补片成型4例;膝下胭动脉切开取栓、内膜剥脱+补片成型10例;单纯膝下胭动脉切开取栓4例;俯卧位腓肠肌内侧头离断、胭动脉松解、胭动脉内膜剥脱+自体/人工补片成型5例;俯卧位腓肠肌内侧头离断、胭动脉松解、自体小隐静脉转流1例;胭动脉切开取栓、内膜剥脱+股-胭动脉自体大隐静脉倒置转流1例;俯卧位胭动脉内膜剥脱+人工血管间位移植1例。 结果:术后ABI:0.75±0.29(0.20~1.30)较之术前ABI:0.35±0.20(0.05~0.77),P<0.01。平均随访10.2个月(4-16),2例患者最终截肢,保肢率为92.3%。 结论:胭动脉梗阻性病变的病因组成较其他部位动脉梗阻性疾病的病因组成更多样,更复杂。胭动脉梗阻性疾病的治疗应根据发病的原因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取决于动脉梗阻的病因,如能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总体疗效较好。

腘动脉梗阻性病变;病因分析;治疗策略

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硕士

外科学

刘昌伟

2008

中文

R654.3

35

2009-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