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公众场合话语中言语的攻击性

李娟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引用
攻击性问题在社会学、政治学,尤其是心理学领域很早之前就有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在语言学领域,将攻击性作为言语交际形式来进行的研究却刚刚起步。语言学家对交叉学科问题的关注与20世纪下半叶结构语言学让位于功能语言学、人本主义原则成为主导原则有关系。“言语攻击性”、“口头攻击性”、“话语攻击性”、“语言攻击性”等术语在近十年的学术文献(尤其是心理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一现象作为现代言语行为研究的对象还很不够。 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论文主题与当今语言学发展方向相一致。目的是指出公众场合话语中言语攻击性的各种表现形式。研究的对象是公众场合话语中言语的攻击性。分析材料选自对Жириновский,3юганов,Явлинский,Путин等政治家的电视采访及广播采访。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分类法、演绎法、描述法,并对语料进行的大量分析。论文的理论基础是俄罗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如В.Ю.Апресян,Е.Н。Басовская,Т.А.Воронцова,Н.Муравьёв,И.А.Стернин,Ю.В.Щербинина等等)从不同角度对言语交际进行研究的著作。 论文的新意在于从语言学角度对言语攻击性进行了相对全面的分类,并对政治家的电视、广播采访中的言语攻击性的各种手段进行了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以供学习交际理论、修辞学及言语交际的学生使用。所分析的资料可以用于大众交际的理论和实践中。本文也对研究实际交际问题的人,比如记者、研究言语形象的专家有所帮助。论文由引言、四章、结论、参考文献构成。 引言,论述了研究的现实意义,指出了研究的目标、对象、材料、方法论和理论基础,提出了论文的新意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为“言语攻击性综述”。其中研究了言语攻击性的定义和分类,对言语攻击性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第一节阐述了言语攻击性的定义。“言语攻击性”这一术语没有统一的解释。狭义上看,它是指代替人身攻击的言语行为,如侮辱、嘲笑、威胁、恶意批评,以及不使用礼貌用语直接提出要求等。该术语最广义的解释为一切攻击性的言语行为。本文中采用广义的解释。 第二节指出了言语攻击性出现的主要原因: 1.政治原因:(1)新闻检查力度的消弱导致在印刷刊物、电视、广播、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低级词汇:(2)政治多元化、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政党之间的斗争及大选期间个别候选人之间的斗争构成了当今政治社会的主要内容。 2.社会原因:当今俄罗斯社会及财富的多极化也导致了交际中攻击性的增长。针对政敌、个别政治领导人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士的言语攻击性不断增长,甚至演变成为了一种习惯性行为。 3.个人原因:较低的文化水平及较低的言语修养;个别政治家的性格原因。 第三节论述了言语攻击性的分类。在对言语攻击性进行研究的著作中至今没有统一的分类。比如Е.Н.Басовская认为“攻击性可以表现在词汇、语法和篇章三个层次上”(Е.Н.Басовская,2004:257-263)。而Ю.М.Анmонян认为言语攻击性包括严重的言语攻击性和不严重的言语攻击性两大类(Ю.М.Антонян.1995)。В.Аnресян在《语言中的隐性攻击》中提出了三种隐性攻击形式:“(1)使用命令式表达威胁(Ло()оэорuуменя):(2)使用问句表达愤怒、不满和责备(Вычmо,неэuоumе,чmонаnuсано?)(3)使用语气词表达不赞成、威胁、责备等等(зхmы,назыэаеmся,mо()е.мне,()еу()”(В.Ю.Апресян,2003:1)。Ю.В.Щербuнuна在《言语攻击性及其实现手段》一书中提出了五种分类方式:(1)攻击性表现的强度;(2)说话人的自觉程度;(3)表现特点;(4)攻击性的倾向;(5)交际活动参与者的数量。根据表现特点她将言语攻击性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Ю.В.Щербинина,2004:62-69)。但是她只是把这两类现象进行了概述,未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Щербuнuна的分类我们将从语言结构和修辞手段入手对言语攻击性进行分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第二章“采访中的言语攻击性”阐述了采访的特点,揭示了选择政治家的电视和广播采访作为分析材料的原因,列举了言语攻击性在其中的表现形式。之所以选择电视和广播采访,是因为:第一,对报刊材料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第二,印刷刊物中的材料是经过删选的,其中缺乏完整的表现对话过程,删除了很多攻击性的成份,而电视和广播采访具有自发性和自然的特点:第三,政治家是特殊人群,其形象总体来说是正面的。他们一方面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宣传其所属政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对政敌持批评的态度,因此言语攻击性对他们而言,与其说是斗争手段,不如说是一种特殊的演说手段;第四,采访中的对话性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采访通常是由两个或多个人参与的,因此由双方的对话构成了采访的基本内容。总之,可以说言语攻击性在采访中表现最突出。 第三章“公众场合话语中的显性攻击手段”分析了言语攻击性的显性手段。我们从词汇、词法、句法和修辞学的角度进行了分类。 第一节:词汇手段,包括:消极评价词汇、粗鲁的非标准词汇(骂人的话)、黑话与行话、俗话。 第二节:词法手段,包括:使用人称代词《мЫ/вЫ/Они》进行区别、使用语气词表达消极情绪、用《тЫ》代替《вЫ》称呼对方。 第三节:句法手段,包括:使用补充问题来得出攻击性结论、使用问答结构表示否定意义、使用带有攻击色彩的问句来表示不赞成、不满和责备。 第四节:修辞手段:使用对比表达责备、威胁或者指责、使用重复来增强消极情绪、使用反问句来表达责备或者威胁、使用夸张来进行负面评价、负面的比喻、使用引用来表达责备或者嘲笑。 第四章“公众场合话语中的隐性攻击手段”对言语攻击性的隐性手段进行了分析。比如使用讽刺、故意扭曲事实、使用逻辑陷阱、暗示等等。应该指出,所有的语言手段都不是单独使用,而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 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虽然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指出了言语攻击性问题,但在这些领域缺乏深入研究和详细分类。在本文中我们在语言学范畴内对言语攻击性进行了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解决了以下问题:(1)言语攻击性的定义;(2)言语攻击性的分类;(3)对政治家的采访中言语攻击性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上的表现。 对政治家的采访中的言语攻击性的分析使我们了解了言语攻击性的表现形式。同时在对具体的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言语的攻击性是指一切攻击性言语行为,而且言语攻击性不完全是消极的,尤其对于新闻记者和政治家而言。 言语攻击性不仅仅存在于采访中,在其它语篇中也可能存在明显的言语攻击性;另外,言语攻击性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我们在文中分析的形式以外,还可能有其它手段。总之对言语攻击性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俄语;公众场合话语;攻击性语言;语用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硕士

俄语语言文学

张惠芹

2008

中文

H030;H35

69

2009-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