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葛琳华
上海交通大学
引用
牙周炎是人类发病率很高的口腔疾病之一,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中致病菌的存在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目前的牙周病基础治疗已开展了近百年,但还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局限性,影响了牙周治疗效果。随着激光医学的发展,PDT由于其不同于抗生素的抗菌特性,使其成为牙周病等感染性疾病的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应用PeriowaveTM光动力杀菌系统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通过牙周临床指标、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比例、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以评价PDT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第一部分:光动力疗法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 选取60名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给予SRP+1次PDT(A组)、SRP+2次PDT(B组)或SRP(C组)治疗。各组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检查牙周临床指标PD、CAL、BOP,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整个治疗过程没有不良事件发生;各治疗组在治疗后PD、CAL、BOP与基线相比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表明SRP和SRP+PDT均能显著改善牙周的临床表现,都是非常有效的牙周基础治疗方法;PD、CAL在治疗后6周、12周,三组之间的变化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周A、B组BOP阳性位点的减少明显多于C组(p<0.05),但A、B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结果提示单纯用SRP治疗和SRP+PDT都能控制炎症,但SRP+PDT控制炎症的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 第二部分:光动力疗法治疗前后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变化 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A、B、C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P.g、A.α、T.f所占比例的变化,各组治疗方法同第一部分实验。结果发现,在治疗后6周,A、B两组牙周致病菌P.g在总菌中的比例都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C组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2周,A、B组仍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与C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但A、B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而只有在治疗后12周,B组的A.α相对于总菌的比例与基线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且这一变化显著大于A、C两组(p<0.05);在治疗后6周,A、B组T.f相对于总菌含量的下降与基线相比,明显大于C组(p<0.05),治疗后12周,A、B两组T.f相对于总菌的含量仍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但A组和B组之间在治疗后6周和12周T.f的比例变化都没有差异。实验表明,PDT对P.g、A.α和T.f这3种牙周致病菌都有杀灭作用,但P.g、T.f对PDT更为敏感,且1次PDT在12周内均能维持疗效。 第三部分:光动力疗法治疗前后龈沟液中IL-1β和MMP-8含量的变化 采用ELISA方法检测A、B、C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1β和MMP-8含量,治疗方法同第一部分实验。结果表明在治疗后6周A、B、C三组龈沟液中IL-1β和MMP-8的含量与治疗前的基线相比,都有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12周,A、B两组IL-1β和MMP-8含量仍有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A、B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实验结果提示,SRP和SRP+PDT在控制炎症的同时都能有效地降低患者龈沟液中IL-1β和MMP-8的含量,但后者控制炎症的效果维持时间更长。

光动力疗法;慢性牙周炎;激光医学;ELISA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

口腔临床医学

束蓉

2008

中文

R781.42

79

2009-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