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395225

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三种修复方式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覃猇姝
南方医科大学
引用
研究背景: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口腔常见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相当常见。如何选择根管治疗牙的最终修复体也就成为临床医生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传统观点认为,根管治疗将显著降低牙体强度,所有根管治疗后的牙齿都应该进行全冠修复。这种观点目前尚存在争议Reeh等用上颌第二前磨牙对完整牙、开髓、根管预备、根管充填、MOD洞预备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牙尖相对强度的测试,结果显示:根管治疗过程只对牙齿产生较小的影响,相对强度减少5%,殆面洞的预备使牙体的相对强度减少20%,牙体强度的最大程度丧失与牙齿边缘嵴完整性的破坏有关,MOD洞的预备导致牙尖相对强度平均丧失约63%。研究指出,影响根管治疗后患牙强度最主要因素是剩余牙体组织量。患牙根管治疗后选择何种修复方式,应该由剩余牙体组织量来决定。 目前后牙根管治疗后临床上通常采用全冠修复,高嵌体运用极少。但相比其它修复方式,全冠的牙体预备量是最多的。Edelhoff发现全冠预备后牙体结构将丧失67.5%-75.6%,而近中殆面嵌体预备仅减少27.2%牙体结构。剩余牙体组织的减少将会导致根管治疗后牙体抗折强度进一步下降。全冠是修复方式的最终选择,但不能就此认为全冠是修复方式的最佳选择。 随着新型陶瓷材料的不断出现,以及树脂黏结剂性能的增强,全瓷高嵌体、嵌体临床应用效果和保存率有了明显提高。有学者认为大面积缺损后牙可以采用高嵌体修复,Magne的实验显示高嵌体在修复体.牙本质界面呈现压应力,粘结固位效果好,能够保护牙体组织。在符合适应证的情况下,高嵌体的应用或许能在牙体永久修复和剩余牙体组织保留之间达成平衡。 目的: 根管治疗牙选择修复方式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如患牙在牙列中的位置,患牙的现存修复体等等,但剩余牙体组织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选择适当的修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修复体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增加患牙的保存率。本实验设计了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邻牙合面缺损条件,比较在此条件下树脂充填以及全冠、高嵌体修复等三种方式的颈部应力情况和修复完成后牙体的最大载荷。 方法: 第一部分: 1.选取正畸减数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24颗,均无任何牙体缺损及龋坏,3倍放大镜下观察无表面裂纹。用游标卡尺测量每颗牙全长、根长、冠厚、冠宽、颈厚、颈宽。 2.将样本牙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8颗样本牙。A组为根管治疗后树脂充填组;B组为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组;C组为根管治疗后高嵌体修复组。25mm×25mm×30mm的铝合金方槽作为包埋模具,用自凝塑料包埋完整样本牙至釉牙骨质界下3.5mm。包埋完成后,将应变片用502粘结至样本牙颊侧根部暴露区域。应变片引线与聚酯铜线焊接,绝缘胶布固定,连接至电阻应变仪。 3.对牙体进行5kg、10kg、15kg的压力加载,加载部位为样本牙颊尖舌斜面三角嵴,加载方向为与牙长轴平行。在压力加载情况下,通过电阻应变装置测量试件颈部颊侧的应变值。三组实验牙均在三个状态下测量不同压力加载受力时的颈部应变值,每个状态不同载荷下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三个状态分别为完整牙、根管治疗后开髓口树脂充填以及修复完成。 4.使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第二部分 1.实验牙共32颗,其中24颗为实验一所采用的实验牙,分组不变。剩余8颗实验牙为D组,均为正畸减数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D组实验牙外形数据与其余三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根管治疗后上颌前磨牙树脂充填组;B组:根管治疗后上颌前磨牙全冠修复组;C组:根管治疗后上颌前磨牙高嵌体修复组;D组:完整上颌前磨牙对照组。 2.ABC三组实验牙已完成包埋(见第一部分),D组实验牙采用同样方法包埋。25mm×25mm×30mm的铝合金方槽作为包埋模具,用自凝塑料包埋完整样本牙至釉牙骨质界下3.5mm。 3.用MTS858电子力学实验机进行抗折强度测试。将试件包埋块固定于夹具中,自制加载头宽度为1mm,加载于实验牙颊尖舌斜面三角嵴,保持压力方向与牙体长轴成135°角,以1mm/min的速度持续缓慢加载,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破坏载荷。 4.使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向方差分析。 结果: 第一部分: 1.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牙修复分组与载荷大小对牙体颈部应变值存在交互作用,F=29.439,P=0.000<0.05。B组(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组)与C组(根管治疗后高嵌体修复组)之间应变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16),而A组(根管治疗后树脂充填组)与B、C两组应变值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应变值高于其余两组。不同载荷下实验牙应变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应变值均随着载荷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2.A组实验牙在完整牙、根管治疗后、修复完成后这三个不同状态下所测得的颈部应变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两两比较发现,完整牙应变值低于根管治疗后牙体应变值和充填完成后牙体应变值,P=0.000<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根管治疗后牙体应变值低于充填完成后牙体应变值P=0.000<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载荷下实验牙应变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状态下应变值均随着载荷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3.B组实验牙在完整牙、根管治疗后、修复完成后这三个不同状态下所测得的颈部应变存在显著性差异。两两比较发现,完整牙应变值和修复完成后牙体应变值低于根管治疗后牙体应变值,P=0.000<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完整牙应变值和修复完成后牙体应变值之间P=0.664>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载荷下实验牙应变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状态下应变值均随着载荷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4.C组实验牙在完整牙、根管治疗后、修复完成后这三个不同状态下所测得的颈部应变存在显著性差异。两两比较发现,完整牙应变值和修复完成后牙体应变值低于根管治疗后牙体应变值,P=0.000<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完整牙应变值和修复完成后牙体应变值之间P=0.727>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载荷下实验牙应变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状态下应变值均随着载荷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第二部分: 1.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单向方差分析,F=38.405,P=0.000,各组破坏载荷有显著性差异,可认为不同修复方式对牙体的破坏载荷产生影响。多重比较发现,除C组与D组之间样本折裂载荷无显著性差异外(P=0.994),其余各组间折裂载荷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冠修复组实验牙的破坏载荷最高,高于完整牙对照组;高嵌体修复组的破坏载荷较低,与对照组相近;树脂充填组的破坏载荷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 2.树脂充填组折裂方式:只有一个发生了牙根中部折断,其余都是冠部颊尖折断,断端平齐包埋部位或在包埋部位之上。 3.全冠修复组折裂方式:7个发生根折,牙根折断端位于包埋线以下1-3mm;有一个实验牙未发生破坏,牙体及修复体完整从包埋块中松动脱出。 4.高嵌体修复组:2个发生牙根折断,断端位于包埋线下3mm左右;5个发生了冠部颊尖折断,可见牙髓腔暴露,断端基本平齐包埋线;有一个实验牙牙体组织未发生任何破坏,冠部修复体折裂。 5.完整对照组:7个冠部颊尖折断,可见牙髓腔暴露;另一个实验牙平齐包埋线折断。 结论: 1.根管治疗后上颌前磨牙颈部应力增加,需要进行保护性修复。 2.根管治疗后上颌前磨牙邻殆面二类洞树脂充填将导致牙体颈部应力进一步增加,牙体抗折强度显著降低。 3.全冠和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上颌前磨牙,能有效地降低颈部应力,恢复牙体抗折强度。 4.根管治疗后上颌前磨牙邻殆面缺损情况下,高嵌体是有效的保护性修复。

牙髓病;根尖周病;根管治疗术;修复方式;生物力学

南方医科大学

硕士

口腔临床医学

陈柯

2008

中文

R781.3

36

2009-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