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晁补之骚体赋研究

陈培凤
首都师范大学
引用
宋代晁补之,“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苏门六君子”的代表。他的文学创作在当时享有很大的声誉:多年来人们对他的生平、诗、词以及家族文学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对他的赋和宗骚观的研究涉足不多。 本论文着重从学术环境、宗骚观,以及骚体赋创作的内容和学术成就等各个方面展开系统而全面的论述。论文分三章: 第一章是对晁补之骚体赋创作的外围环境因素的探讨。本论文认为:晁补之热衷于骚体赋创作,并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不可抹杀的成就,之所以如此是与个人性情才华、身世境遇息息相关,也得益于晁氏家族的文学渊源及藏书资源、师长好友等诸多良好环境和条件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主要从晁补之的楚辞理论来考察他的宗骚观。主要表现在:他对于屈原及屈原作品尤其《离骚》的认识;从文风、文体流变等角度来辨析诗、骚、赋关系;认为屈骚创作技法具有“继承诗经,风雅尽合”、“托诡谲以喻志”等特点。晁补之的宗骚观不仅奠定了宋代楚辞学繁荣的基础,对后世楚辞学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对晁氏家族文学和个人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章主要分析晁补之骚体赋的学术成就。采用纵向个体优秀作品分析和横向对比苏门其他三学士、屈宋赋作的方法阐释晁补之骚体赋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色。晁补之骚体赋虽然受时代影响,也多摹写亭台楼阁等细微事物或阐发纯理论性文字,但他能较好的融会古今骚赋手法和技巧,文骨刚劲硬朗,境趣脱俗不凡,在尚理趣、好议论的宋文赋中,独具一家特色。 本论文以文本入手,针对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全面地分析晁补之的楚辞观念和骚体赋创作,结合晁补之生活的家族环境和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内在的个人因素,系统地论说晁补之的宗骚观、骚体赋的形成的原因、基本内容和特色影响。

晁补之;骚体赋;创作技法;创作特色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

李勤印

2008

中文

I207.22

54

2009-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