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362787

乐安油田草4块特稠油油藏非均质性研究

薛玖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引用
本论文以乐安油田草4块沙二~沙三段特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在油藏基础地质特征研究以及测井多井解释的基础上,对油藏储层非均质特征进行表征,找出有利的热采层段,提出合适的以延缓边底水入侵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为油藏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及认识: ①建立了能够反映地下客观情况的精细油藏地质模型,主要包括地层格架模型、沉积模型、构造模型等。 ②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特点,分层段建立测井解释模型,运用测井解释软件对研究区的114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与精细解释;在建立有效厚度划分标准时,采用常规试油结论为油层的数据以及所有热力试油的数据,准确地求取了油层有效厚度。 ③通过镜下薄片观察、毛细管资料分析以及定量求取渗透率的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极差,着重研究了影响热采的储层微观和宏观非均质特征,其中运用劳伦兹曲线法计算的渗透率变异系数更为直观准确地表征了储层非均质性。 ④揭示了储层非均质的影响因素,认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非均质的主控因素,热采对岩石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有较大影响。 ⑤揭示了影响油层吸汽能力和产液能力的储层非均质因素:吸汽能力强的油层具有渗透率高、油层厚度大、粘度矿物含量少的特点;产液能力较强的油层具有油层厚度大、油层连通性好、渗透率高,粘土矿物含量低,油层不易出砂,原油粘度较低的特点。 ⑥对沙二~沙三段隔夹层展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将其分为封闭型隔层、限制-封闭型隔层和限制型隔层三类。 ⑦依据油藏构造、沉积微相、有效厚度、储层物性特征、隔夹层分布规律以及特稠油热采特征等,提出了合适的延缓边底水入侵的综合治理措施和热采的有利层段,为沙二~沙三段特稠油油藏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

稠油油藏;非均质性;地质模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硕士

矿产普查与勘探

林承焰

2008

中文

TE345

96

2009-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