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347934

同声传译过程认知模式研究

丁磊
哈尔滨理工大学
引用
西方学者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这些研究多是分析笔译的一般过程,并没有更多关注口译过程。而在当今社会,口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与之相对应的口译理论,特别是口译的过程的研究却相对滞后。西方仅有少数口译过程的理论,而国内更是少有学者涉足此领域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口译的过程展开研究。口译主要分为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鉴于同声传译使用的频率和场合占很大比例,本文主要对同声传译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在分析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着重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言语生成,交际链等心理语言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口译的过程进行探索分析,提出了对同声传译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努力构建一个同声传译过程的综合、全面的模式。和西方口译界流行的模式不同,本文中把同声传译过程划分为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和言语生成阶段。在各个阶段中又有一些次级阶段。本研究以内省法为主分析和阐述了上述假设的正确性。同时为了增强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本文作者选定二十名有丰富口译经验的人作为受试者,通过对受试者同传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测试后的单独访问交谈得出的数据,发现受试者口译过程与本文提出的口译过程的具有一致性,从而证明了本文所提假设的正确性。 同声传译的过程是各个认知过程极其复杂、综合的体现形式。因此,从理论意义上讲,利用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同声传译过程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大脑的思维方式,印证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的结论,同时对口译研究的全面深化和口译理论的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从实践角度来说,同声传译过程的分析,对同声传译技巧的训练和同传译员的培养、同传质量的提高以及口译教材编写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性的帮助。

同声传译;认知模式;口译;交替传译;心理语言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刘立群

2008

中文

H319.3

55

2008-12-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