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330553

产复合饲用酶的米曲霉突变株固体发酵食用菌菇渣的研究

何瑶
南京师范大学
引用
本文通过对一株淀粉酶及蛋白酶产生菌进行定向诱变选育,筛选出高产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的突变株ZQW48。在菌种进行诱变选育改良过程中,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2197-AA为原始菌株,采用紫外线照射处理米曲霉的孢子,得到一株纤维素酶和植酸酶产量较高的诱变株ZQV16,经诱变的菌株纤维素酶酶活为48.23μmol/g.min,植酸酶酶活为1130.53μmol/g.min,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22.94%和14.19%,同时经过数次传代,其遗传稳定性较好;将经过紫外诱变处理的菌株ZQV16再进行微波诱交处理,又一次获得诱变株ZQW48,其诱变菌株的纤维素酶酶活为72.15μmol/g.min,植酸酶酶活为1207.42μmol/g.min,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85%和21.96%。同时再进行数次传代,其遗传性较稳定。 用突变株ZQW48对金针菇菇渣进行固体发酵,并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对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固水比、磷源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较理想的固体发酵条件为:菇渣:麸皮=1:1,氯化铵;蛋白胨=6:1,硫酸镁0.07%,氯化纳0.5%,磷酸二氢钾0.02%,固水比为1:1,最佳培养温度35℃,优化后产纤维素酶活可达161.55μmol/g.min,较出发菌株提高314.23%,产植酸酶活力达1541.13μmol/g.min,较出发菌株提高55.67%。通过对处理组和对照组固体发酵转化盼金针菇菇渣培养物中植酸含量的测定,处理组的植酸含量比对照组植酸含量较下降,说明诱变株ZQW48中含有植酸酶;对处理组和对照组菇渣培养物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检测,处理组菇渣培养物的氨基酸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所含16种氨基酸中有7种是人和动物必需氨基酸,营养成分与小鼠基础饲料的十分接近。 将经过固体发酵转化的金针菇菇渣培养物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灌胃20d未发现死亡,表明固体发酵培养物无毒,并用其作饲料的部分代料饲喂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饲喂50天,检测添加不同比例的菇渣培养物对小鼠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总P和总N消化率、衰老模型小鼠脏器指数、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针菇菇渣发酵转化物营养成分较全面,可替代部分饲料,不影响小鼠的采食量。饲料中添加10%金针菇菇渣发酵转化物为最佳添加量,此添加剂量和对照组比较,小鼠的平均日增重量提高12.5%、料重比减少了9.13%,而小鼠对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也得到了提高,消化了69.3%的粗脂肪和57.25%的粗纤维,并可提高小鼠对饲料总P、总N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8.91%和31.58%,且与对照组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米曲霉;突变株;固体发酵;食用菌菇渣;复合饲用酶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

微生物学

杨启银

2008

中文

Q939.9;S182

58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