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伤寒论》柴胡类方“药对”研究

张智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
引用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归纳张仲景对柴胡类方中有关药对的运用规律,同时搜集历代医家对这些药对在临证运用后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出其在治疗外感及内伤疾病中的异同(如主治病证、功效、用量用法及使用禁忌等),分析其形成机理,揭示其在临床运用中的规律和技巧。 方法:通过文献整理、横向比较的方法,参考《金匮要略》一书,回顾了《伤寒论》柴胡类方中23组药对的临床运用、配伍功效、用量用法及使用禁忌等;采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对历代重要医书、本草书籍、代表医家及导师对这些常用药对的阐释及临床应用心得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纵横比较的方法,研究自东汉以后对这些药对运用的主要经验,从而归纳总结出药对在外感及内伤疾病中运用的异同,同时对其形成原因和机理也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以期获得其临床运用的部分规律。 结果:柴胡类方中出现的药对基本涵盖了仲景常用药对,本文收集了柴胡类方中出现的高频次药对四十余对,因限于篇幅而选择性地完成了包括柴胡黄芩药对、柴胡芍药药对、柴胡人参药对、柴胡桂枝药对、柴胡枳实药对、柴胡大黄药对、柴胡牡蛎药对等在内的23组药对,每组药对分别从张仲景运用、后世医家运用、用量用法及使用禁忌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结论:在外感及内伤疾病的施治过程中,有些药对发挥的功效完全不同,而有的药对则相同或相似。导致药对在外感及内伤疾病中运用时功效发挥的差异,与中医整体观和药物本身整体性的统一、仲景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渗透和方剂组方严密,药对功效应作整体观有关,后者又受药对的配伍环境、药物剂量、炮制、煎服法、剂型等诸因素的影响。 本课题为药对研究开辟了新思路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药对及方剂的临床运用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

伤寒论;柴胡类方;药对规律;临床功效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

博士

中医临床基础

梅国强

2008

中文

R222.2;R289

130

2008-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