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267635

社会和谐视阈中的生态人问题研究

常潇
山东理工大学
引用
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对人类主体的进化方向提出了生态化、和谐化的要求。人类的进化历程与文明的演进过程息息相关,与文明的演进过程相对应,人类的进化经历了人与自然自发统一的“自然人”阶段,追求道德规范崇尚行为“至善”的“道德人”阶段,以经济利益为中心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阶段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经开始了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人”阶段转变的新时期。 人类起源于自然界,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是人与自然最本质的关系。近代“经济人”对待自然的过度行为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既然生态危机因人类而起,那么,也必须依靠人类自身的努力才能解决。这就要求人类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各方面实现彻底转型,由“经济人”阶段向“生态人”阶段转变。 “生态人”是针对“经济人”而言的。“生态人”应具有充分的生态伦理素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应的生态环境知识;作为生态道德的践行者,“生态人”追求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自我超越。“生态人”由生态意识、生态良心、生态理性、生态人格四个要素构成,具有生态智慧、有限理性、系统思维、和谐观念、终极关怀五个基本特征。“生态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必然趋势。“生态人"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由初始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到逐步完善阶段的渐进发展过程。“生态人”的生成必须具备一定的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为“生态人”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为“生态人”的生成提供了物质条件,“生态人”的生成还需要制度保障和特定的生态文化环境氛围。“生态人”的最终生成依靠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并从根本上转变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生态人”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由“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最佳路径,是实现社会和谐目标的具体体现。

社会和谐;生态人;道德教育;经济人

山东理工大学

硕士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李维香

2008

中文

D648

42

2008-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