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262975

小学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及其与同伴关系、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吴立奇
西南大学
引用
孤独感应对方式既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又是影响儿童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的重要变量。研究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不仅有利于充实孤独感的理论研究,还有利于了解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发展特点,为缓解儿童孤独感提供实证研究基础。目前,对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的研究不多,系统研究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尤其缺乏。 本研究遵循“现实情况—理论分析—研制工具—实际测量—现状及相关性探析”的研究思路。在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基础上,编制了《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问卷》以调查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的现状;探索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和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由违纪或叛逆、崇拜偶像、自我调适、反思、分享、课外学习、回避或否认、幻想和倾诉九个因素构成,研究证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违纪或叛逆、回避或否认、反思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减少,课外学习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 3.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在违纪或叛逆、回避和否认、分享因子上,男生高于女生,而在自我调适、课外学习、幻想、倾诉因子上,女生高于男生。 4.不同年级的农村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多;城市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孤独感应对方式多于农村小学三年级儿童。 5.不同孤独感水平的儿童在孤独感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在违纪或叛逆、回避或否认、幻想3个因子上,高孤独感儿童均值高于低孤独感儿童:在自我调适、分享、课外学习、反思和倾诉5个因子上,低孤独感儿童均值高于高孤独感儿童。 6.儿童积极的孤独感应对方式、社会喜好、积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消极的孤独感应对方式、消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7.路径分析表明,儿童的孤独感应对方式通过两组中介作用来影响孤独感,分别是孤独感应对方式—社会喜好—孤独感、孤独感应对方式—友谊质量—孤独感,孤独感应对方式通过社会喜好和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影响孤独感。

小学生;同伴关系;孤独感应对方式;孤独感

西南大学

硕士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陈旭

2008

中文

B844.1

53

2008-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