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准噶尔盆地中部3区块侏罗系-白垩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廖丰
成都理工大学
引用
准噶尔盆地中部3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经前人研究,该区侏罗系-白垩系储层中存在着可观的油气资源。因此,对该地区侏罗系-白垩系油气成藏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岩石学特征、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相特征、储层特征以及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等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建立侏罗系-白垩系油气成藏模式,总结油气成藏规律,并对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域进行预测和评价。 中部3区块侏罗系-白垩系主要以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还含有岩屑长石砂岩及少量岩屑砂岩。该区主要的沉积微相有辫状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砂坝微相,砂体主要发育在侏罗系西山窑组和白垩系清水河组下段。其储层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也有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并存在有低电阻率油层。储集性能较好的微相是辫状河道微相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而砂坝微相相对较差。 研究认为,该区昌吉凹陷的多套烃源岩的发育,为其油气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上覆岩性与压力的双重封堵为油气臧的存在提供了保障:良好沉积微相中优质砂体的发育,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储集空间;车莫古隆起的发育与演化形成了众多岩性、地层或岩性一地层复合型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仓储空间:早期形成的断裂沟通了源岩和储集砂体,后期层内断裂和不整合面的组合可以作为流体运移的“立体、网状输导”通道,使不整合面附近油气成藏得以实现。该区储层共经历了三次油气充注,油气主要产出于不整合面附近的砂体中,往往油气层产量高压力也高,这是油气充注富集蹩压所至。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其油气成藏特征可概括为“多期生烃,混源充注,断裂不整合高效输导,晚期改造成藏定型”。最后,建议部署两口探井:建1井和建2井。其中,建1井,位于永l井东北上倾方向,且构造位置较高,有望在建l井获得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勘探成功;建议建2井主探白垩系清水河组下段第1砂层组兼探侏罗系西山窑组第1、第2砂层组,可望获得油气勘探突破。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白垩系;油气成藏规律

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

矿产普查与勘探

徐国盛

2008

中文

P618.13

102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