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周悦
东北财经大学
引用
资产证券化就是把缺乏流动性的、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以该资产未来可以预期的、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为保证,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在短短的三十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欧洲、亚洲以及其他地区,资产证券化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资产证券化作为世界金融创新崛起的主流融资技术之一,它不仅极大的改变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开始对资产证券化提出了客观要求。 2005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开发银行的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和建设银行的建元2005.1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交易。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批政策规范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境内正式开展。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终于开始从理论走向了实践。 但在资产证券化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尽管这项金融创新工程在我国同样显示了它在发达国家所具备的生命力,但是我国的特殊现实状况决定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推进必须遵循谨慎和稳妥的原则。因为,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不甚完善的背景前提下,发展这一业务还存在着不小的障碍和风险。如法律方面存在着构建SPV、“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以及信用增级等问题;会计方面存在着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SPV合并会计处理和会计信息披露等问题;中介服务机构方面存在着担保机构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信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及投资银行规模较小、业务功能不全的问题;资产证券化市场方面存在着供给主体动力不足和需求主体缺乏等问题。因此,对于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探求改革资产证券化相关的法律、会计制度,完善相关市场环境的对策,对顺利推动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简要阐述资产证券化发展背景,详细说明资产证券化概念、运作流程及其原理的基础上,以开元、建元为例具体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并就如何从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完善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准则、建立规范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机制以及建立资产证券化市场供需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个人创新建议和意见。 本文遵循先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后提出实践措施的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思维和内容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资产证券化国际和国内的发展背景以及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研究本议题的动机。 第二部分为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分析。这部分中,一方面对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界定了本文所研究的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另一方面,对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流程和原理进行了说明。 第三部分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产品的分析。这部分中,首先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从信贷资产起步的原因。其次,对开元ABS和建元MBS的发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重点总结了他们实现的目标,指出了他们对于中国资产证券化今后发展的借鉴意义以及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从法律、会计、中介服务和市场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 第四部分为对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在这部分,从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完善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准则、建立规范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顺利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第五部分为结束语,是对本文的总结和未来展望。

资产证券化;金融市场;信用增级;制度创新

东北财经大学

硕士

财务管理

吴大军

2007

中文

F832.5

57

2008-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