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论死刑不引渡原则

吉敏丽
华东政法大学
引用
在当今社会,跨国性犯罪活动日益增多,为了使犯罪分子得到法律的制裁,维护法律的尊严,开展必要的刑事司法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引渡是国家开展刑事司法协助的最主要的形式。引渡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在开展引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关乎到国家的主权,涉及很多国家利益、同时还关系到被请求引渡人的权利保障问题,因此在引渡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些旨在指导国家引渡活动的原则。这些原则诸如“政治犯不引渡”、“本国国民不引渡”以及“死刑不引渡”等。每项原则的形成、发展都有其一定的背景、过程及法理基础。死刑不引渡原则作为其中的原则之一,在当代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在引渡中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该原则从理论上加以研究。 研究死刑不引渡原则,首先要对该原则的形成进行考察,从而寻找据以支持该原则形成的背景。文章第一部分对引渡制度及引渡原则作了简要概述,在分析了死刑不引渡原则的概念和历史渊源后,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死刑不引渡原则在各国立法、国际条约中的规定以及基于保障被告人人权的废除死刑运动对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各种影响,得出死刑不引渡属于引渡原则的结论,并对其是否具有国际习惯的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 既然死刑不引渡已经成为引渡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那么该原则的法理基础是什么?这是文章第二部分的主题。人权是当代最受重视的法的基本价值之一,其理念几乎贯穿于所有的法律部门及其法律制度。文章通过对人权原则从思想到法律规定、从国内立法到国际人权保护的发展过程的考察,进而引申出引渡中的人权保障问题。引渡制度即包含实体法的内容,又有程序法的规则,而被请求引渡人的人权保障在现代引渡合作中倍受各国重视,生命权作为第一人权更是在引渡中以“死刑不引渡”的方式得到保障。最后得出结论:死刑不引渡原则的法理基础是为了保障被请求引渡人的人权特别是生命权。 国家主权是国际法的核心原则。在引渡制度中同样要坚持国家主权原则。文章第三部分,在阐述了国家主权的一般理论后,对引渡中体现的国家主权原则做了分析,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死刑不引渡原则对国家主权原则带来的挑战。死刑不引渡原则从表面看固然对国家主权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究其实质是国家“自我限制”主权的结果。死刑不引渡原则并非损害了国家主权,反而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主权的完整性。 任何脱离实践的空洞的理论研究都是没有意义的。笔者最后结合我国的引渡实践,围绕我国对死刑不引渡原则的传统认识、我国对该原则的实践,分析了该原则给我国带来的无法回避的挑战。虽然我国目前仍保留死刑,死刑不引渡原则的适用会给我国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如适用死刑不引渡原则引起的对被请求引渡人不能判处死刑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冲突等,如何正确理解并接受死刑不引渡原则在我国当前具有非常现实的、积极的意义。为了能够使我国与外国的引渡合作顺利,不仅在引渡条约中接受该原则,而且应该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引渡法》,把死刑不引渡原则补充到我国现行的《引渡法》中。 文章由浅入深,既有一般理论的阐述,也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并能结合我国的实践进行探讨。但由于笔者掌握的资料及知识视野的限制,文章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

死刑不引渡原则;国际人权保护;国家主权

华东政法大学

硕士

国际法学

王虎华

2007

中文

D998.2

43

2008-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