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156331

粪肠球菌生物膜动态观察及对药物敏感性研究

杜永秀
佳木斯大学
引用
目的: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道证实,粪肠球菌是根管充填完善但治疗失败的主要微生物原因,并主要以生物膜的形式定植于感染根管的牙本质壁。目前大量实验测定药物对悬浮状态粪肠球菌的抗菌效力,本课题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并借助荧光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体外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动态形成过程,重点比较研究了氢氧化钙与洗必泰两种抗菌剂对生物膜状态粪肠球菌的敏感性,旨在探讨两种根管消毒剂作用后对再形成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影响效果,揭示生物膜比悬浮菌具有强大的抗药性,为临床上有效控制粪肠球菌感染,提高根管治疗和根管再治疗的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实验一利用在玻片上生成的生物膜模型,预实验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用LIVE/DEADBaeLight Bacterial Viability Kit(MolecularProbes L7012 USA)对生物膜细菌进行染色,将染色后的生物膜置于CLSM 下观察生物膜的内部结构,定量研究了生物膜的厚度,内层、中间层与外层的细菌密度和细菌活性,并做了统计学分析。实验二首先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洗必泰对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然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并借助荧光显微镜比较了洗必泰与氢氧化钙两种药物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作用效果,再用正常培养24h的成熟生物膜作对照,进一步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药物作用后再培养24 h生物膜在细菌密度和活性的差异。 结果:实验一初步确定了生物膜的基本形成时间为6h,成熟时间为24 h,观察到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厚度变化;膜内细菌主要集中在内层和中间层,外层分布较少;膜内活菌主要集中在中间层,内层和外层较少;洗必泰对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是0.03125%、0.0625%;观察到了粪肠球菌生物膜对2%洗必泰和氢氧化钙(PH=10)强大抗菌活性,即大剂量抗菌药作用后,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单位微菌落仍然存在的事实;洗必泰与氢氧化钙两种药物对粪肠球菌生物膜作用后,再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密度和活性存在差异。 结论: 生物膜形成时间较快,其形成后内部结构较稳定,膜内细菌主要在内层和中间层,活菌主要集中在中间层,外层菌稀疏,且多为死菌;生物膜状态粪肠球菌比浮游菌具有强大的抗药性,大剂量抗菌药作用后,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单位微菌落仍然存在;同时证明了与氢氧化钙相比2%洗必泰作用后对生物膜的再形成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粪肠球菌;生物膜;氢氧化钙;洗必泰;药物敏感性;根管治疗

佳木斯大学

硕士

口腔临床医学

许颖

2007

中文

R781.05

46

2007-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