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106400

霍桑《红字》的复合原型解读

李世英
河南师范大学
引用
随着1850年《红字》的出版发行,霍桑成了他所处的时代的最著名的美国作家,而且从那时起,他的文学声誉一直在增长。作为一部文学名著,《红字》的魅力早已跨越时空,国内外都有大量对其评论。而在中国,自从《红字》在20世纪50年代由侍桁将其译为中文后,读者和评论者对它的兴趣可谓与日俱增。 本文作者首先对霍桑及其《红字》作了简要介绍,继而对国内外对《红字》的评论作了综述。作者认为,评论者采用各种不同的批评方法对《红字》进行的阐释,无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这部作品。但是,由于作品本身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的含混和多解的特征,也由于评论者因采用某一批评方法所带来的读解的一定程度上的片面性,产生了一些令读者迷惑的相互矛盾的评论。基于对国内外《红字》评论的综述,本文作者尝试运用一种经过整合的原型批评,来更为深入地探讨作品主要人物的心理及作品主题。作者接下来对相关理论,荣格心理学尤其是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作了阐述,并说明了为何要采用整合的原型批评。在接下来的一章里,作者在上述理论的观照下,不仅对作品主要人物的心理原型,也即其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或阿尼姆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而且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他们各自的神话原型,以期帮助读者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作者又进一步详细分析了个人无意识与个人悲剧、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悲剧间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作者揭示了悲剧的成因、作品的主题及其魅力,也彰显了本研究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希望通过这种复合原型批评,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霍桑的《红字》,对作品关于人性善恶的主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主要人物及其悲剧有更合理的读解。作者希望本文在理论上能对霍桑及其《红字》的更为系统的研究有所裨益,并能丰富和改进我们的文学批评实践,尤其是对《红字》的批评。本研究所带给我们的启示,也具有较大的社会现实意义: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以认识自我、完善我们的人格结构和社会的“人格结构”,我们就能避免和超越悲剧。

霍桑;《红字》;荣格心理学;原型批评;原型解读;人格结构

河南师范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杨大亮

2007

中文

I106.4;I712.074

74

2007-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