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106175

毛泽东农村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丁宇宏
河南师范大学
引用
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如果不实现现代化,中国就不可能整体上实现现代化。引领中国农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是毛泽东一生的不懈追求。为了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毛泽东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现代化理论。 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理论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长期的渐进过程。萌芽于早年至土地革命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形成于过渡时期的社会变革中,成熟并发展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思想是一个宏大的系统理论体系,主要涉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公社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毛泽东关于农村现代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二、农村工业化是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三、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四、通过集体化、人民公社化使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是农村现代化的基本目标。 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建设的理论宝库,毛泽东时代的农村建设为我国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多种原因,毛泽东对农村现代化的探索难免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其理论与实践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多的积极意义和启示。

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土地革命;社会变革;农村公社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工业化

河南师范大学

硕士

中共党史

郭根山

2007

中文

A841;F320.1

53

2007-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